账号:
密码:
PO文学 > 古言 > 考官皆敌派 > 青衣少年
  信武侯府
  田仲和赵瑶正在屋里说着闲话, 大宫女银月从外面走来, 轻声禀报道:
  “殿下, 绣房送来您和侯爷还有小世子的秋衣。”
  “让她们进来。”赵瑶随口说道。
  “是。”银月出去, 领着几个捧着衣裳的绣女进来。
  “奴婢见过殿下、侯爷, 殿下、侯爷安。”领头的宫女行礼道。
  “免了, 今年怎么送来的这么早?”赵瑶手里轻摇着宫扇问道。
  “回殿下, 今儿已经立秋了,往年也是这日子,只是今年热了些。”宫女小心回道。
  “居然已经立秋了, ”赵瑶恍然,她天天一心在孩子身上,居然都没注意到秋天了。
  “殿下、侯爷, 还请试衣。”领头的宫女让端着的衣裳的绣女上前。
  赵瑶和田仲两人起身, 让宫女伺候着试了衣裳。
  试完衣裳,赵瑶又仔细看起儿子的秋衣。
  “咦, 这肚兜做的不错!”
  赵瑶拿起儿子的小肚兜, 看着上面针脚细密, 凡是是线头都藏了起来, 显然是用了心思, 不由赞了一句。
  领头的宫女看到赵瑶高兴,忙说道:“这是张绣女做的, 张绣女最善做小儿的衣裳,她说天凉了, 孩子容易冰着肚子, 所以特地做了肚兜,还加厚了一层。”
  “是个有心的,银月,赏。”赵瑶把肚兜放回去。
  领头的宫女大喜,“奴婢代张绣女谢谢殿下。”
  银月让几个管衣物的宫女收了衣裳,然后领几个绣女下去。
  “想不到这一眨眼就快到秋天了,过的还真快。”赵瑶靠着田仲。
  “终于把夏天熬过去了,等过几日秋老虎过了,想必就凉快,夫人要不要陪为夫出去逛逛?”田仲揽着赵瑶,提议道。
  赵瑶眼睛一亮,“好啊,这些日子太热都只能呆在家里,确实好久不出去了。”
  不过又有些犹豫,“那瑞儿怎么办?”
  “自然是带着,过几天秋高气爽了,正好带他出去透透气。”
  “可外面人多手杂,瑞儿会不会太小了。”赵瑶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个你不用担心,咱们可以选些清静人少的地方,实在不行也可以去我城外的庄子走走。”
  “那就去庄子吧,正好我也有两个庄子。”赵瑶虽然更想去别的地方玩,可想到孩子,还是觉得去庄子比较稳妥。
  “行,那过几日凉快了,咱们就挑个庄子去住些日子,散散心。”田仲应承下来。
  几日后
  随着一场大雨,天凉快了下来。
  田仲和赵瑶想要出去玩的心思顿时活了起来,两人商量了一下,挑了个庄子,就带着儿子和一众下人去了。
  “这就是你的庄子?”赵瑶从马车里下来,看着眼前空旷的原野,心情大好。
  “怎么样,还不错吧,”田仲抱着儿子从车上下来,“这个庄子虽然是几个庄子中最小的,可是却离城最近,里面有果园和菜园,比那些只种庄稼的庄子好看多了。”
  “确实不错,还是你考虑的周全。”赵瑶看着里面一眼就可以看到的果园和果园中的果子。
  “见过侯爷、公主殿下。”在门口候着的庄园管事田青见田仲和赵瑶下车,忙来问安。
  “田青,院子收拾的怎么样了?”田仲问道。
  “侯爷放心,小的一听侯爷和殿下要来,就把院子打扫好了,被褥也全都准备好了,厨房也空出来了,都按您的吩咐备好了。”田青是田家的家生子,也是庄子的管事,忙答道。
  “做的不错,”田仲转头对赵瑶说:“咱们先进屋,把东西放下,再出来玩。”
  赵瑶点头,和田仲一起进去。
  田家的庄子和京城其他世家的庄子大同小异,都是一个极大的庄子里建着一个的别院,以供主家可以来落脚郊游。
  田仲和赵瑶进了别院,赵瑶就吩咐下去,让银月几个大宫女把带来的东西放下。
  由于这次田仲和赵瑶打算住几日,所以带的人手倒不少,银月和几个大宫女带着人,很快就把别院收拾了一番。
  “侯爷、殿下,床铺铺好了。”银月走过来低声说。
  田仲看着怀里的儿子正睡的香甜,就走到床边,把儿子放下,盖好被子,让奶娘过来看着。
  赵瑶脱了披风,也走过来看儿子。
  “累了不?”从府里出来到庄子得有一个多时辰的路,两人虽然坐了马车,可也难免有些颠簸。
  “还行,只是有些乏。”赵瑶打了个哈欠。
  “那你就和瑞儿一起睡一会,反正咱们要在这住几日,有的是时间逛。”田仲说道。
  “行,那我搂着瑞儿睡一会,你睡不?”赵瑶把儿子往床内移了移。
  “我倒不困,我出去转转,顺便给你摘些果子来。”
  “好,记得摘些甜的。”赵瑶笑着说。
  “遵命,夫人。”田仲笑着在赵瑶额头上亲了一口。
  赵瑶笑着用手戳了田仲一下,上床上搂儿子去了。
  .
  田仲出了院子,就朝旁边果园走去。
  这个果园平日是给府上供果子的,所以虽然算不上大,可里面的果子种类却不少,而现在又是秋日,能吃的自然不少。
  田仲一边朝里走一边随手摘几个看着熟的不错果子,不一会,就摘了满满一盘。
  看着盘里的果子,田仲满意的点点头,随手拿了一个啃了一口,就打算往回走,却听到邻墙传来一阵读书声。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
  田仲愣了一下,不由顺着声望那边望去,就见邻墙的草垛上,一个十六七岁的青衣少年正躺在草垛上,一边翘着二凉腿,一边读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