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带着侍卫和侍从抵达裕亲王府, 看到大门紧闭, 冲侍从使个眼色——敲门。
厚重的木门被拍的砰砰响, 路过的行人忍不住驻足观望, 门却纹丝不动。胤禛摸摸下巴, 呶呶嘴:“继续。”
“四爷是来处理裕亲王福晋和离的事?”胆大的百姓小声试探。
胤禛十分诚实, 点了点头。
“那您是劝和还是劝离?”另一人没想到雍亲王这么干脆, 连忙问他。
“当然是劝和。”胤禛还没开口,有人替他回答,“宁拆十座庙, 不破一门亲。”
胤禛微微摇头,众人大惊:“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本王自认为不是什么清官, 裕亲王和福晋的事本王不会劝说。也省得两头得罪, 到头来里外不是人。”
“如果裕亲王福晋一定要和离,宗人府也同意?”观望的百姓一个比一个吃惊。
胤禛:“夫妻之间的事, 皇上和皇后都管不了, 宗人府自然也不管。”
“裕亲王福晋是皇后的妹妹欸。”有人提醒, 皇后怎么可能管不了。
胤禛轻笑:“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当儿子的都管不了,皇后一个当姐姐的怎么管?”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的典故多数百姓都听说过。胤禛此言一出,众人仔细想了想的确是这个理。有的百姓想说皇后可以下旨, 话到嘴边, 大门敞开。
胤禛大跨步进去:“还以为你不在家呢。”
裕亲王保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抬眼见门口全是人,连忙命门房关上:“叫四哥看笑话了。”
“你的笑话本王可不敢看。”胤禛指着谢嬷嬷,“听这个奴才说你把福晋关起来了,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裕亲王保泰:“不是我不说,是跟她说不通,说什么她都是一句希望尽快和离。”
“听你的意思不想和离?”胤禛问。
保泰想也没想,脱口道:“当然。”
“谢嬷嬷,去请你主子。”胤禛眼角余光瞥到保泰很不赞同,打心眼里鄙视,“保泰,石家三姑娘不单单是你的继福晋,还是皇后的亲妹子。
“她虽说是庶女,可她和十五的嫡福晋打小养在石老夫人身边,说她是半个嫡女也不过分。你关着她,无疑是不给石家面子,打皇后的脸,你怎么能这么糊涂呢。”
保泰很是烦躁:“我也不想,可她疯了。”
“要跟你和离就是疯了?”胤禛也觉得石家三姑娘胆子太大,可前有卓文君“君既无心我便休”,近有话本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裕亲王福晋要和离,在胤禛看来也不至于太惊世骇俗,“你能关她一辈子?皇后一道懿旨,你怎么把她关进去的怎么把她请出来。”话音落下,石三姑娘来到跟前。
石三姑娘是亲王福晋,见了胤禛无需行礼,便直接说:“有劳雍亲王为了我和王爷的事特意跑一趟。”
胤禛见她神色坦然,像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顿时确定她已打定主意和离,也就没再劝说:“保泰,写和离书。”
“什么?!”保泰大惊失色,“四哥,你,你怎么——是不是皇后叫你这么做的?”说着话转向继福晋。
石三姑娘扯了扯嘴角,发出一声冷哼。
胤禛叹气:“不是。”顿了顿,“既然不喜欢你的福晋,何不放她归家,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您是来劝我的?”保泰问。
胤禛:“我是来给你们做个见证,只是我不明白你为何不同意?”
“我……”当然是为了面子。保泰很想这样说,可是话到嘴边生生咽了下去,“反正我不同意。”
石三姑娘转向胤禛:“雍亲王,和离书由我来写行吗?写成休书也成。”
“你——”保泰不敢置信,“到底要我怎么做,你才能不闹?!”
石三姑娘道:“王爷误会了,我并不是要拿和离威胁你,而是真想和离。”
胤禛心说,我也看出来了。不过,说出来却是:“保泰,干干脆脆写下放妻协议,没人会嘲讽你嗤笑你,还会赞你一声大丈夫。”
“不是你,你当然能说得轻松。”保泰脱口而出。
胤禛噎了一下,冷笑道:“满汉蒙八旗秀女成千上百,太上皇为何单单把石家三姑娘指给你?四月份你从南海回来,太上皇有没有提醒过你?嫡福晋嫁进来理应管家,可你们成亲一年多,如今管家的又是谁?
“嫡福晋的肚子毫无动静,裕亲王府的庶子一个接一个。管家无需嫡福晋,生孩子无需嫡福晋,娶嫡福晋做什么?摆在家里好看。迎座观音回来还得一天三炷香,你一天去正房几次?嫡福晋觉得自己在府里是个闲人,自请归家,你又拦着?我劝你几句,嫌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是我要你既当女表子又立牌坊?!”
保泰的脸刷一下通红。
偌大的正院顿时安静的只剩下瑟瑟秋风。
谢嬷嬷看着胤禛很是吃惊,四王爷的嘴真毒。
胤禛深吸一口气:“本王公务繁忙,没工夫在这里跟你扯皮。同意和离,本王等你一刻,不同意,本王立刻就走。”顿了顿,“此事已传到太上皇耳朵里,太上皇跟本王说他年龄大了,管不了小辈的事,命本王处理。皇上还未过问,别等着皇上出手。”
“我,我写。”保泰转身去书房。
“雍亲王——”
胤禛打断道:“侧福晋想说什么?想为你儿子辩解几句?坊间传闻保泰一个月去正院一次,身为裕亲王府的管家人,本王不信侧福晋不知道。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五十左右的妇人脸微热,转向石家三姑娘。
谢嬷嬷一侧身,挡开侧福晋的视线。
胤禛眼角余光瞥到,险些笑出声:“身为王府管家人,保泰不喜嫡福晋的流言能传遍大街小巷,侧福晋管家本领,本王今儿也算领教到了。”
“这,老身年龄大了,难免有所疏忽。”侧福晋喃喃道。
胤禛:“既然精力不济,为何不放权给儿媳妇?”
侧福晋哑口无言。
胤禛:“裕亲王福晋闹和离,侧福晋可知宗室王爷们为何没人出面阻拦?那是因为你们府上嫡不嫡庶不庶。裕亲王和福晋感情失和由来已久,没人好意思劝福晋再忍忍。至于劝保泰,太上皇劝的都没用,更没人愿意出这个头。”
“别说了,好了。”保泰把墨迹还没干透的纸递给胤禛。
胤禛打眼一瞧,不禁皱眉:“你——”
“无论上面写的什么,只要能放我离开就行。”石三姑娘打算胤禛的话,“多谢雍亲王。”
胤禛叹了一口气:“什么时候搬妆奁,本王派人过来。”
“不劳烦雍亲王。”
胤禛下意识回头,看到傅达理在门口站着,吃惊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刚到。”胤禛往保泰这边来的时候,就有人去石家报信。傅达理收到消息纵马赶过来,在外面敲门无人应答,命拳脚功夫极好的弟弟观音保翻墙进去把门打开。
门打开的时候,傅达理刚好看到保泰往书房方向去。傅达理想开口提醒,听到胤禛嘲讽保泰的生母,便没打扰胤禛,“多谢雍亲王好意,下官带人过来了。”话音一落,随从把门打开,从门口进来十几个小厮。
胤禛:“本王先回宫复命,太上皇还等着呢。”转向石三姑娘,“和离书本王还得再用一会儿。”
“雍亲王需要尽管拿去。”石三姑娘走到傅达理身边,“对不起,大哥。”
傅达理的嫡子比石三姑娘还大一点,而二姑娘和三姑娘打小养在正院,傅达理去给他额娘请安经常能碰到两个妹妹,对两个妹妹很是熟悉。石老夫人病逝后,二姑娘和三姑娘就由傅达理和他妻子照看,说是妹妹,其实在傅达理严重和亲闺女没两样。
去年传出裕亲王不喜欢福晋,傅达理和庆德的福晋就来看望过她。见府里没人敢亏待她,两位夫人就劝她再忍忍,日子长了,跟保泰熟悉了,会好的。其实并不是两人不关心她,两位夫人也没什么好办法。
裕亲王福晋要和离的消息传出来,石家女眷惊得目瞪口呆。石家的几位长辈立即找到傅达理和庆德,叫他们去劝劝三姑娘,别做傻事。
傅达理当时想点头,继而一想他三妹妹身边的管事嬷嬷是以前东宫管事,皇后很信任的人,便跟长辈们说,和离一事皇后可能知道。
石家的老人们仔细一琢磨,皇后肯定知道。可他们想不明白皇后为什么拦着,于是就叫傅达理的夫人递牌子。
两天过去,皇后没宣石家任何一位夫人进宫。石家的男人明白,皇后支持三姑娘和离。
大清入关以来,甭说宗室,连寻常百姓家也几乎没人敢提出和离。石家男人们虽然觉得三姑娘的做法惊世震俗,因皇后放任,石家也没敢出面阻拦。
傅达理倒是想过去劝劝,他夫人跟他说不和离也是守活寡,和离也好。“守活寡”三个字让傅达理心中发闷,忍不住恼怒保泰不知好歹。
话说回来,傅达理在门口看很久,他三妹妹神情淡漠,而到他跟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沉沉叹了一口气:“你的屋子,你嫂子已经收拾好了。马车在门口,没什么要拿就先回去吧。”
“福晋,不对,姑娘先走吧,剩下的老奴收拾。”谢嬷嬷开口。
石三姑娘登上回石家的马车。围在门口看的百姓瞬间明白,真和离了。
当天下午,裕亲王和福晋和离的消息传遍京城大街小巷。
石三姑娘是皇后的亲妹妹,而石家一门清贵,无论在军中还是在仕林都很有威望,觉得石三姑娘不守妇道的文人酸儒也就关起门来议论,万万不敢在外面说道。
大多数百姓当成笑话,少数百姓忍不住同情石三姑娘,极少一部分人觉得石三姑娘不应该和离,裕亲王福晋,以后再想嫁给亲王是不可能的了。
石三姑娘却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翌日,石舜华宣她大嫂进宫。
一宿没睡好的石家大奶奶进宫,见着石舜华就忍不住说:“三丫头以后该怎么办啊。”话音落下,眼泪也出来了。
石舜华颇为无语:“嫂子哭什么?”
“她还没到二十岁,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石大奶奶擦掉眼泪,“臣妇一想到这事就难受的睡不着。您说说,三丫头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早知道裕亲王那么不是人,当初,当初——”
石舜华:“太上皇决定的事,皇上也没办法。即便知道现在这样,当初也拦不住。大嫂,皇上颁布不得阻拦节妇另嫁的诏令,坊间反对声大吗?”
“圣旨刚颁布没几天,三丫头就要和离,如今大家伙都在议论她和离的事,没人管圣旨写的什么。”石大奶奶道,“京城守节的妇人也没几个,跟自家没关系,也没多少人在乎。
“臣妇倒是听你大哥提几句,士林中有不少人议论。不过,因圣旨上写明不得阻拦,不是命节妇改嫁,他们也只是私下里说说。”
石舜华放心下来:“三丫头的事你们别愁,皇上已经开始帮她物色丈夫。”
“这么快?!”石大奶奶惊讶,“等等,娘娘和皇上早知道三丫头会和离?”
石舜华笑道:“本宫和皇上同意,若不支持她,她也没勇气离开裕亲王府。不要觉得有多么可惜,亲王、郡王的不过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再说了,保泰若是真有能耐,皇上也不会命老四接管宗人府。”
“不是因为三丫头的事?”石大奶奶问。
石舜华:“宗令换成雍亲王跟三丫头没任何关系。你们不用觉得对不上裕亲王府,只有裕亲王对不起石家。”
“你大哥昨儿还跟臣妇提‘宗令’的事。听娘娘这么一说,臣妇回去就跟你兄弟讲。”石大奶奶关心道,“三阿哥和四阿哥什么时候搬出来?你大哥问要不要家里帮帮忙。”
石舜华:“他们如今还在西北没回来,婚事又定在后年年底,还早呢。皇上打算把暖暖和晗晗留在身边,回去跟大哥和二哥说得闲的时候看看哪家小子像模像样。”
“两位公主的婚事您做主?”石大奶奶问。
石舜华:“皇上说了,暖暖和晗晗即便喜欢家徒四壁的文弱书生,他也同意。不过,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家风好,公婆和善,不拘嫡子还是嫡次子,反正弘暖和弘晗住在公主府,不跟公婆住一块。”
“臣妇记下了。”石大奶奶好奇,“三丫头那事皇上有人选了?”
石舜华想了一下:“皇上还真提过一句。对方家境不好,皇上怕大哥他们看不上,后来就没再提过,打算再帮三丫头看看。”
“裕亲王门槛高,可是门槛太高看不上咱们家三丫头有什么用么。”石大奶奶道,“石家没有势利眼,只要那人品行端正,知道疼人,家境差点也没关系。额娘生前给三丫头准备的妆奁,她别乱挥霍,足够她用一辈子。”
石舜华听到她嫂子心里也是这样想的:“那人以前娶过一个,后来得病死了。因为太穷,身边就一个书童,连伺候的丫鬟都没有。”
“这个好啊。”石大奶奶一喜,合掌道,“这个干净,就这个了。叫什么名字?在哪儿当差?”
石舜华想笑:“在翰林院。”
“这……”石大奶奶犹豫,“常言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那个人是进士?”石舜华点了点头,“还能被皇上记住,应该挺有才能。他不一定能看上三丫头。娘娘,还有没有差不多的?”
石舜华见她一脸肉疼,很是可惜,实在忍不住便笑出声:“翰林院庶吉士孙嘉淦。你回去问问三丫头,觉得这人还行的话,就叫二哥跟他提一句。不过,他如果不愿意,就别惦记了,强扭的瓜不甜。”
“哪还敢强扭啊。”石大奶奶听到自鸣钟响,连忙起身,“臣妇先回去了。”
胤礽走出日精门,看到一个中年妇人往南边走,挑了挑眉,到景仁宫就问:“你嫂子来了?”
“碰见了?”石舜华给他倒杯水,“妾身跟她说孙嘉淦,大嫂挺满意。那个孙嘉淦一直没松口?”
胤礽楞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明白她说什么:“朕没问过。怎么着?想你妹妹嫁过去。”
“孙嘉淦有个哥哥,他父母将来老了肯定是他哥奉养。”石舜华道,“上无老人,下无妾侍和嫡庶子,就凭这一点妾身就挺满意。”
胤礽转向她:“你嫁给朕的时候,朕已经有两个庶子,上面还有个爹和祖母,一群庶母,对朕不怎么满意吧?”
“有些事啊,皇上自己知道就好了。”石舜华瞥他一眼,“说出来你不舒服,妾身也为难,何必呢。”
胤礽吃惊:“你还真有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