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历史 > 夫人,我劝你认命 > 第67章
  顾时欢吃饼是吃不下了,象征性的咬了一口,又吃了颗果子,随后就坐在一旁看女儿吃。她吃得津津有味,还是豆沙馅儿的,豆沙糊得满嘴皆是。
  顾时欢从袖中拿出巾帕给她擦,“吃慢点。”
  “不呢,爹爹说一会儿带我点天灯,我要快些吃。”
  祝长君吃完一小块嫌太甜就不吃了,也坐在一旁喝茶静静等着。
  戌时二刻,空中陆陆续续的升起孔明灯,一盏一盏,渐渐的越来越多,似乎千百盏之多,在朦胧的夜空中缓缓飘远。
  顾时欢站着望了一会儿,随后才让丫鬟们将孔明灯拿过来。
  本来准备了六盏,祝府一人一盏灯,但有三人已经歇下了,便只让人拿了三盏过来。
  瑾玉的是小小的一盏灯,上头画着兔子和鱼,色彩艳丽,煞是好看。顾时欢与祝长君的灯则是四面空白,两人各自拿着毛笔在上头写字。
  瑾玉好奇,“娘亲要许什么愿望呢?”
  “说出来就不灵验了。”顾时欢说道。
  瑾玉又跑去他爹爹那里问,“爹爹悄悄告诉玉儿好不好?”
  祝长君摸摸她的头,“不好,这是爹爹的愿望,你自己也有灯,你也许个愿望吧。”
  “可我不会写呐。”
  “你想许何愿望?告诉爹爹,爹爹帮你写。”
  瑾玉勾了勾手指,祝长君蹲下去由她抱住脖颈,她伏在耳畔悄悄的说道:“我想要弟弟乖乖听话,我想以后不吃青椒,我想去城外游湖,我还想跟爹爹和娘亲一起睡觉。”
  她虽是‘悄悄’的说,可夜太静,顾时欢还是能听到。当听到最后一个愿望时,她朝那父女俩看过去,祝长君也正好看向她。
  “你的愿望太多,写不下,只能许一个。”他说道。
  “那......我想跟爹爹和娘亲一起睡觉。”
  祝长君笑了,摸了摸女儿的小脸蛋,这个愿望好,估计能实现。
  于是他大笔一挥,在灯上写下来,其中‘睡觉’两字还写得格外醒目。之后他将灯递给女儿,“拿去给你娘亲看看吧,这个愿望能否实现还得看她。”
  顾时欢:......
  片刻后,三人点燃孔明灯,看着它们渐渐升高,瑾玉欢呼起来。
  “夫人,你过来一下。”
  顾时欢看过去,不明白他突然喊她过去作甚。然而她不知道,就在她扭头的瞬间,她适才放的那盏灯被人用弹弓打落下来。
  等她确认祝长君是没事找事之后,再次朝天空望去,此时空中已经升起了许多孔明灯,分不清谁是谁的。
  她望着半空的一片灯火,片刻后,笑得满足。
  ......
  最后,瑾玉的愿望还是没能实现,放完灯,她迷迷糊糊的被奶娘抱回去睡了。
  顾时欢也很困,她嘱咐人将东西收拾妥当后,自己也准备回正院歇息,原本以为祝长君应该会送她,但没想到他只是远远的说了句“辛苦了,你早些睡。”随后便自己去了外院书房。
  走到玄关时,她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见他脚步坚定,背影匆匆。
  他应该很忙吧,她想。
  ......
  中秋过后,裴寂和顾时嫣便准备离开去边疆了。
  他们走的那日,天色昏暗,狂风呼啸,城外道路上被卷起漫天沙尘。
  顾时欢和祝长君以及大长公主一家站在十里亭送别。大长公主没什么,倒是顾驸马躲在一旁呜呜的哭成个泪人,众人轮番劝他,然而人年纪大了就像小孩一样,越劝越哭得伤心,本来只是小声呜呜,结果后头泪水滂沱。于是送别裴寂和顾时嫣的场面,反倒变成了劝解顾驸马了。
  顾时欢怀着孩子,孕妇最是容易情绪敏感,她劝着劝着,自己也哭了,但又不好意思在晚辈面前哭,毕竟儿子女儿侄女外甥都在呢,她便使劲忍着,可哪曾想,忍着忍着便忍不住了,等顾驸马好不容易止息,她这边也呜呜哭起来。
  祝长君好笑,将她拉至一旁细细给她擦眼泪。顾时嫣也走过来,眼眶红红的说道:“夭夭莫哭,姐姐此去许过几年就回了,等到了边疆我写信给你,听将军说那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宽阔的河流,我这次去看看,回头将那些有趣的事跟你讲。”
  孩子们不知道分别是何意,倒是对顾时嫣这翻话引起了浓厚的兴趣,围着她纷纷喊道:“嫣姨母,我也要,你写信给我好不好?”
  顾时嫣摸着瑾玉的小脑袋,笑着点头。
  被孩子们这么打岔,顾时欢心绪平缓了许多,她擦干眼角,再看看另一边,不远处祝长君和裴寂在谈事,也不知说了些什么,两人各自站得笔直,面容一个比一个严肃冷清。谈到最后各自颔首回应,算结束话题。
  时间慢慢磨着,但再如何磨也终究到了分别之时,众人目送裴寂顾时嫣一家三口上马车,含泪挥手告别,马车渐渐行远,直至看不见才收回视线。
  大长公主长长叹了口气,说了句,“儿孙自有儿孙福。”随后上了马车。
  嫂嫂杜玉兰经过顾时欢身边时摸了摸她的肚子,安抚道:“别哭啦,孩子能感受得到呢,没准等孩子会说话的时候,她就回来了。”
  “嗯。”顾时欢轻轻点头。
  她哭得视线模糊,上马车时差点踩空,被祝长君眼疾手快的接住,把他吓了大跳,索性将她横抱进马车里。
  顾时欢也不挣扎,这会儿她难受着呢,从小疼爱她的姐姐去了那么远的地方。虽然众人都笑着说还会再见还会再见,但大家心里都清楚,也许以后再也见不了。
  路途遥远,隔的不止是山水,更是岁月。
  她想着想着,又忍不住哽咽起来,既然是在马车上,且孩子们与奶娘在后面车厢里,没了顾忌她便不想忍了,呜呜哇哇的哭起来。
  祝长君一直观察她呢,本以为她靠窗蔫蔫的似要睡着的模样,哪知没过一会儿却又哭起来,一开始只是低低呜咽,随后声音越来越大,跟唱曲似的,还不重调。
  他无奈摇头,将人拉过来搂住,“想哭就哭,憋着更伤身。”
  顾时欢此刻也不挑剔,有个肩膀靠着总比自己独自抹泪的强,于是便埋在他怀里哭了许久,蹭得他衣裳鼻涕眼泪皆是。本来玄色长袍被水打湿最是显眼,因此,等到家门口下车后,他胸前的那片衣裳简直不能看。
  而顾时欢哭过之后就真的睡着了。她今日起得太早,天还蒙蒙亮就被顾嬷嬷喊醒来,一大早又哭得过多费尽心神,这会儿睡得实沉得很,被祝长君一路抱到正院也不知。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红包雨,么么么么么么么
  第84章
  中秋过后, 临安连续下了大半个月的雨,空气潮湿,连屋子里都隐隐散发着湿冷的气味。
  后院柴房年久失修, 漏了许多雨水进来,大半的木柴都遭了殃。顾时欢让人赶紧将完好干燥的木柴搬到其他屋子, 随后又让人检查库房的情况, 库房放着许多山珍药材布匹,最是不能受潮。她着人在库房角落都洒了些石灰, 确认府上各处稳妥之后, 总算能安心下来照顾孩子们。
  这次大雨毁坏了许多房屋,临安城里还好, 城外的好几个村庄都被大水淹了许多。天子为了表示对百姓爱重, 亲自出城视察灾情, 祝长君这等朝中重臣固然也要陪伴左右。之后多日, 他也留在当地着手处理灾后事宜。
  因此, 他已经有三日未曾归家了,府里的大小事皆是顾时欢一人在忙,这些日子颇是有些疲惫。
  与孩子们午歇过后, 她又往元安堂去了趟。祝老夫人原本身子欠佳, 这半个月的雨一下, 又把她风湿的老毛病给引了出来, 她已经在床榻上躺了多日,哪也去不了, 着实闷得慌。
  见儿媳妇过来了, 便让人扶她坐起来。
  “母亲今日可好些了?”
  祝老夫人精神不济,胃口也差了许多,午饭没吃多少, 人显得又消瘦了些。
  “也就老样子。长君媳妇,下雨天路滑,你莫要再跑来跑去,有什么事让丫鬟过来说一声就好。”
  顾时欢现在肚子已经七个月了,她这阵子忙碌也瘦了些,就越发显得肚子壮观。闻言,她笑道:“母亲莫忧心,我走得极慢,且有丫鬟们扶着呢,无碍。倒是您,躺了这么些日子,怪闷的,我也是想着过来陪您解解闷。”
  祝老夫人嗲她一眼,笑着责备道:“解闷有瑾年瑾和他们就好,你整日忙里忙外,得空就多歇息。对了,瑾年一会儿就要下学了吧?”
  顾时欢看看天色,外头天空灰蒙蒙的,“兴许不过半个时辰就该回了。”
  说起孙子,祝老夫人高兴,“瑾年最是孝顺,每日下学都要来看我,还给我讲许多书里有趣的事。这孩子从小就聪慧,但心思也细腻,做事总有些小心谨慎,就算是高兴也放不开,读书勤勤恳恳,生怕他父亲又要叫他去书房听训。我看着怪心疼的,你平日要多上心些,他这会儿还小呢,也是需要父母疼爱的时候。”
  顾时欢点头,“儿媳明白。”
  瑾年是家里的长子,本来出生时就被众人宠爱,但这份宠爱没维持多久,之后顾时欢又生了瑾和瑾玉。龙凤胎的风头盖过了长子,而且顾时欢大多时候把精力放在照顾瑾和瑾玉身上,难免就会对长子疏忽,再加上瑾年长大些去外院读书后,与母亲相处得就比较少。祝长君也总是告诫他要做个懂事知礼的兄长,要给弟弟妹妹做表率。因此小小年纪的他便开始努力长大知礼。
  瑾年很是孝顺,常常来看望他祖母,相处得久了,与祝老夫人也格外亲近些,心里有什么话也愿意与她说,祝老夫人对这个孙子格外疼惜。
  顾时欢叹气,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确实忙得打转,且又怀着身孕,精力不盛,难以对长子照顾周到,这会儿听祝老夫人提起,心里也很是愧疚。
  两人说完孙子的事,祝老夫人又提了遍儿子祝长君。
  “他可有说何时回?”
  “还没个定数,听说城外淹了好几个村子,许多人都无家可归,这几日估计他也忙得很。”
  祝老夫人点头,“他这人就是做什么事都认真,当官也当得比别人认真,往回你们没成亲时,他三不五时宿在中堂,我鲜少能见到他。你们成亲后,他也三不五时宿在书房,一忙就忙一整宿。你若是得空,也劝劝他,如今也不是年轻的时候了,哪能那样拼命?家里还有妻儿老母等着他呢,总得回来歇息歇息,大越朝那么多官员,难不成就他一人做事?”
  祝老夫人越说越生气,顾时欢听后发笑,“儿媳晓得,晚些我就让人去城外问问。”
  “就该这样,虽然你也忙,可再忙,也得抽空关心丈夫才是。我也不知你们到底闹何矛盾,这样久都还没和好。你们的事我又不好多插嘴,但心里却着急啊。长君媳妇啊,若是长君做错了,你打他一顿也好骂他一顿也好,但莫要与他生气,他也不容易呐。”
  听完这番话,顾时欢沉默了,半晌后才说道:“媳妇明白,母亲您先歇着,我回去看看孩子们。”
  出了元安堂,院子里有棵桂花树,她在树下站了许久,随后吩咐凝香,“你去问问祝全,大爷现下情况如何了。”
  ......
  祝全当日下午就跑回来了,他发帽歪斜,肩上还披着蓑衣,这几日跟在祝长君身边也遭了不少罪。
  顾时欢让人赶紧给他上热茶,“你先坐下歇会儿,暖暖身子再说话,不急。”
  祝全哪能不急呢?若是不急他就不会匆匆赶回来禀报。
  “夫人,大爷昨日上午就染了风寒,一直咳嗽,今日早上起来还发热了,大夫劝他歇息他不肯,小的也劝不住。正愁着呢,您便打发人来了,小的便想着夫人劝劝大爷吧,再这样下去,恐怕过不了明日他就得倒下了。”
  顾时欢听得心揪,他身子骨向来硬朗,没想到这趟出门却把自己给累夸了。
  祝全又说道,“夫人,我这会儿还得赶回去,时辰不多,您若是方便,就写封信与我,劝劝大爷,如何?”
  顾时欢思忖片刻,说道:“信就不写了,我亲自过去看他,你先赶回去好生照顾着。”她起身要回屋子换衣裳,走了两步又转身喊住祝全,“你此去先别与他说我要过去。”
  “明白,小的懂。”
  祝全笑着跑出门了,至于懂什么,大家心照不宣。
  瑾玉一边看着娘亲换衣裳一边央求她,“娘亲,我也去好不好?”
  她已经整整三日没见过爹爹了,很想很想呢。
  “玉儿乖,外头下雨,又脏又乱,你去了不好,娘亲去劝你爹爹回来,兴许晚上你就能见到爹爹了,乖啊。”
  这种时候,瑾玉自然也分得清轻重,见娘亲着急,她也不再缠着,便坐一旁乖乖的看娘亲整理衣裳和吃食。
  顾时欢让人赶紧熬了一盅退热的汤药,还有一盅驱寒姜汤,又准备了些热乎的吃食,放食盒里,裹上一层又一层的棉布保温。随后带着两个丫鬟便架马车出了门。
  祝长君此时在李家村,李家村在城外二十里地。道路泥泞,马车走得缓慢,顾时欢摇晃了近一个时辰才到地方。
  祝全早已等在村口。
  “他现下在何处?”顾时欢一下马车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