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其他 > 学会拒绝,学会坚持自我(套装共2册) > 拒绝,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
  08
  拒绝,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
  ◎ 不要成全了别人,委屈了自己
  如果你从一家服装店经过,看中了一件漂亮衣服,但是服务员告诉你,这件衣服只剩下一件,而且没有折扣。试过之后,你很满意,只是觉得价格太贵。这时,服务员已经把票开好了,让你去柜台付款。你会怎么做?
  a.和服务员讨价还价,如果能够打折就买下。
  b.不好意思回绝,接过小票去柜台结账。
  c.直接回绝服务员,说自己要去其他店逛逛。
  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事情,选择b的人应该有很多。有的人觉得,自己买东西的时候服务员那么热情,一会儿帮忙挑选商品,一会儿又帮着找合适的号码,如果不买,人家不是白忙活了吗?多过意不去啊!
  卖家之所以殷勤,是为了把商品卖出去,赚你的钱,你用不着不好意思。仔细想想,我们的钱是不是有很多时候花在了这样的地方?比如,你逛街时路过护肤品专柜,售货员小姐主动邀请你体验试用装,在试用过程中,对方跟你大谈美容护肤常识,借机推销产品,使你进退两难,于是,你只好硬着头皮买下一堆。
  如果不喜欢,就果断拒绝,不要因为卖家殷勤,或者做生意的是熟人,就动了恻隐之心。如果一时磨不开面子,买下了不喜欢的东西,那结果多半是懊恼不已。
  小郭过去在外地工作,去年夏天开始,她从外地返回老家工作。今年年初,通过高中同学聚会,小郭和高中时期的几位好友又重新联系上了。同学聚会之后,小郭常常和几位要好的同学小聚一下,昔日的同窗好友重逢,感情自然升温也快,正在小郭为和这些好友重逢而开心时,让她感到郁闷的事情也接踵而至。
  在这些好友里,有三四位好友干起了时下较为流行的微商,看好友们一个个干劲儿十足,小郭表示,会尽力帮她们推荐产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其实她这样说,只是想给同学们精神上的支持,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其中一个同学听了这话以后认真了起来。
  没几天,小郭的同学打来电话,希望她帮忙推荐产品,还说如果亲朋没有购买的,希望小郭能照顾她的生意。
  好友已经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小郭只好向亲戚朋友推荐,不过效果甚微。看推荐没效果,碍于情面的小郭只好自己掏钱,随便买了几样护肤品,她心想,就当是花钱支持老同学的生意吧。
  没想到,小郭此举惹来了另外两个同学的忌妒。闲来小聚的时候,其中一个同学半开玩笑似的调侃小郭,说她厚此薄彼。小郭见同学有了怨言,只好再掏腰包,照顾了她们的生意。
  三个同学卖的是不同品牌的护肤品,小郭陆续试了试,感觉都很一般,索性就放在那里,有的还直接送给亲戚朋友用了。为照顾同学的生意,小郭买了近3000元钱的商品,结果没有一样是自己喜欢的,这让她很郁闷,她想,要是再这样照顾下去,自己恐怕就要喝西北风了。
  支持朋友创业,照顾熟人生意,这没什么不好,但要有限度,如果专门为了照顾熟人生意而买下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是不理智的做法了。
  熟人往往会给你更优惠的价格,就算价格上没优惠,也会把品质更好的给你。不过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有些熟人会利用你磨不开人情的弱点,把不好的东西卖给你,或者卖给你高价。
  当熟人在卖你想买的东西时,是否和他进行交易,取决于你对卖家为人的看法,取决于你是否信任他。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从熟人那里买东西的时候,要是你很信任他,那就无条件地相信他,就算后来得知自己买贵了,你也会觉得是他进货贵了,或是途径烦琐导致了价格的偏差,不会因此而心里不舒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会有隔阂。如果你并没有那么信任他,那么还是从普通的商家那里购买吧,万一原本还不错的关系变得很僵,那就不好了。
  ◎ 无能的“老好人”
  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别人的忙应该是件利人利己的事,不过凡事都得有限度,如果超过了那个度,帮别人不但不会带来快乐,反而会成为一种苦恼和困扰。
  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老好人”,他们厚道、随和,从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同事开口求助,明知道帮别人的忙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可那个“不”字就是说不出口。亲戚朋友有事求到他头上,就算自己无能为力,却还是硬着头皮答应。可结果呢?做“老好人”的感觉好吗?
  就像小品《有事儿您说话》里演的那样:
  小郭是厂里的普通职工,平时总希望别人能高看他一眼,可是,他并没有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是通过另一种方法——帮别人跑腿办事儿。久而久之,大家觉得他为人热心,就什么事都找他帮忙。为了把面子撑下去,他就算办不了也得应承下来。
  为了帮科长买卧铺票,他先是谎称自己铁路上有熟人,然后又冒着寒风去火车站熬夜排队,票没买着,他只好自己搭钱,从票贩子手里买高价票。事儿办完了,拿到票的科长喜笑颜开,连夸小郭有本事,可背后的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小郭爱面子,明明没有金刚钻,却硬要揽瓷器活儿,结果面子是有了,但那是他用遭罪换来的,连他妻子都要跟着受累。要脸面很正常,不过像小郭这样“死要面子活受罪”是要不得的。爱面子不是什么大毛病,但要是过分爱面子的话,会活得很辛苦。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老好人”的亲身经历吧。
  小林给原来公司的同事打电话问候,本以为两个人聊会儿天,彼此问候一下,是一件挺高兴的事儿,想不到,原来的同事一接起电话来却说:“哎呀,小林,你说你干吗要辞职呢?你一走,都没有人给我们买饮料和早餐了。”
  小林客套了几句话,默默地挂断了电话。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当初,她刚到公司上班,为了和同事之间处好关系,她上班时总是早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如果有人说:“哎呀,今天起床晚了,连早餐都没吃。”她就会跑下楼去帮同事买份早餐。如果有人说:“今天天气太热了。”她就会跑出去给对方买些冰镇的饮料。周末休息的时候,同事说要搬家,或者选购物品,她也是随叫随到。长此以往,同事们都夸她热心肠,是个老好人。
  一开始,她想尽快融入新环境,而且工作也不忙,帮别人做点儿事,既能搞好关系,也不影响工作,这也没什么。可是后来,她手上的工作越来越多,自己的事情尚且应付不来,还怎么帮别人呢?于是,再遇到同事找她帮忙时,她就把自己的情况说明了,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同事们都开始抱怨起来,有的人说:“你怎么回事啊,小林?不过是一个小忙,怎么推来推去的?你以前也不这样啊……”
  如果说,小林以“这不是我分内的事”为理由拒绝帮同事的忙,这还好说。可是,遇到上级领导需要帮忙办私事的时候呢?她就更难推辞了。
  有一次,小林的主管领导让她帮忙取一份快递。走到公司楼下的时候,小林正好遇上了部门经理,经理问她工作时间要到哪儿去,小林只好说了个谎话。后来,部门经理查明了事情的真相,把小林批评了一顿,认为小林不是一个诚实的员工。小林觉得不好意思继续留在公司,便递交了辞职报告。
  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小林想尽快融入集体,于是放低姿态,充当“老好人”的角色,对别人有求必应,可她忘了自己应该遵守一条底线,那就是:任何事都不能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很多人在工作中不懂得拒绝别人,自己手头的工作没做完,还今天帮这个做表格,明天帮那个做策划,总是做一些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事。他们以为这样做就能维护所谓的人脉关系,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常言道:“升米恩,斗米仇。”你帮别人一次两次,别人可能会感激你,但你帮别人一百次之后,别人可能就把你的帮忙当成理所当然了,这时候,如果你再拒绝,别人反而会生出怨言。老好人到处都是,可真正让人记住的往往不是这些老好人,而是那些做事有原则、帮人有分寸、遇事果断的人。
  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不能总做老好人。
  小璐是家中的老大,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妈妈与他们姐弟几人相依为命。小璐很小的时候就学着帮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和妹妹。这种生长环境使她养成了一种照顾他人的习惯。
  小璐参加工作以后,弟弟和妹妹都在读大学,他们经常打电话说:“姐,给点儿生活费吧,没钱吃饭了。”其实,小璐的收入也不高,但怕弟弟妹妹挨饿,只能自己节衣缩食,想办法给他们省点儿钱。
  不只是对家人,对待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小璐也是如此。她发现自己很难把拒绝别人的话说出口。在公司上班,她的上司经常把不该做的工作分配给她,她心里不情愿,很想拒绝,但脱口而出的却是“好的”。好不容易周末休息,大学同学想去逛街,小璐明明身体不舒服,但是怕扫老同学的兴,就答应了。逛了大半天,小璐的病情更严重了,老同学知道以后,反而说:“你生病了怎么不说一声呢?我找别人陪我也是一样的嘛!”
  小璐心里很清楚,自己不能做到令所有人满意,而且每个人都需要私人的生活空间,但她就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能改掉这种“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毛病呢?
  一个人如果太好说话,会变得越来越没主动权。把话说清楚,谁也不吃亏,即使只是举手之劳,也要让自己每一次举手都举得有价值。一味地退让就是无能,不要太软弱了。当别人有求于你的时候,适当的高冷一点儿,长此以往,别人觉得你不好欺负、不好说话,再开口时就不会那么肆无忌惮了。
  ◎ 不喜欢就拒绝,别模棱两可
  有些人在拒绝别人的请求时,总担心直接说“不”会让对方难堪,于是就把话说得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以为这样就不会伤和气,然而,这种做法有时候比直接拒绝更糟糕。
  比方说,朋友找你帮忙,你没有明确拒绝,而是说:“我今天有事。”到了第二天,朋友又提出来,你说:“明天再说吧!”到了第三天,朋友再问你的时候,你才说:“对不起,我真的帮不了你。”人家一定生气:“你帮不了早说啊,这不是浪费时间嘛!”
  因此,当你不想帮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把拒绝的意思表达清楚,当然,话可以委婉一些,但不能模棱两可,让对方误以为自己还有机会。比如,有人找你借钱,你不打算借给他,直接说“不借”当然不太好,但如果说“抱歉,我爱莫能助”,这样就好多了,既表明了态度,又不会伤及对方的颜面。不要说“我试试看吧”,或者“我想想办法吧”这种含糊其词的话,否则,对方会误认为你已经答应了,反而误事。
  如果你想帮对方,但不确定自己能否办到时,也要把话说明白,别轻易打包票。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那就把诺言视为第二宗教,遵守诺言就像保卫荣誉一样重要。”如果你答应帮别人,但因为某种原因没办到,那该认错就认错,该道歉就道歉。
  对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做、不打算做或不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果断表明态度。别因为帮不上对方的忙就觉得过意不去,想想看,你办不到的事,不代表别人也办不到,与其你把事情搞砸,不如让他早点另请高明,这不是对他更有利吗?
  感情方面也是如此,有人向你表白,如果你喜欢,就接受,不喜欢,就明确拒绝。要是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可以告诉对方,自己需要再接触一段时间才能决定。
  任何人被拒绝时,心里都不好过,但常言道“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你确定自己不喜欢,就明确拒绝,千万不要纠缠不清,否则会给对方带来更深的伤害。
  有一个很不错的男孩向娟娟表白,娟娟很清楚男孩并不适合自己,所以就明确拒绝了他。男孩很有风度地表示,希望以后能继续做普通朋友。出于对他情绪和自尊的考虑,娟娟点头答应了。不过在那之后,娟娟有意和男孩保持距离,没有保存对方的新号码,也很少和他在网络上联系。
  男孩起初并未死心,但半年多过去了,娟娟的态度一直是淡淡的,所以就放弃了。过了一段时间,娟娟从两人的共同好友那里得知,男孩已经有了女朋友。虽然极少联系,但男孩对娟娟毫无怨恨,只有祝福。
  当有人向你表白时,不喜欢的就要果断拒绝。当对方露出一副受伤的表情,或者千方百计讨好你时,不要因为一时心软,就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事。
  大胆说“不”,舍弃那些支支吾吾的回复吧!除了给你和对方带来麻烦以外,这些模棱两可的词语没什么实际用处。如果连清清楚楚地拒绝别人都做不到的话,还如何维护尊严、保持独立人格、掌握命运呢?把大胆说“不”作为你的生活原则吧,这样一来,你会发现自己少了很多烦心事。
  ◎ 你有权拒绝透露自己的隐私
  中国人很少注重个人隐私,在很多人眼里,别人的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从事的工作等,都是可以询问的。亲戚朋友聚会时,大家经常问的就是:“在哪个单位工作?收入多少?有女朋友了吗?结婚了吗?买房了吗……”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人觉得不回答就好像见外似的,所以即便心里头为难,也不好意思拒绝回答。
  事实上,隐私是一个人自由的重要领域,可以说,没有隐私就没有真正的自由。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与此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探听别人的隐私是个坏习惯,必须改正。别人探听你的隐私时,你完全有理由拒绝回答。
  一天,小茜在上班途中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女儿,咱家的网络密码是多少?”
  小茜觉得很奇怪:“家里的所有设备都能直接联网,怎么想起问密码了呢?”
  妈妈说:“隔壁阿姨的儿子从外地回家过年,他有公事,可家里没有网络,所以想借咱家的网用用。”
  听说邻居要“蹭网”,小茜让妈妈装作不知情,不要把网借出去。但在妈妈看来,邻居之间互相帮个忙没什么。老人再三要求,小茜只好快速地把密码念了一遍。由于地铁里手机信号较弱,妈妈半天没记住,提议等女儿下班回家后,再帮邻居连上wifi。
  谁知还没等她回家,就接到了邻居儿子打来的电话。小茜借口家里的网速很慢,经常会掉线。没想到对方称自己只浏览网页、查看电子邮件,不会太占网速。小茜不想答应,因为过年家里上网的人多,共用一个wifi会影响网速,再有就是,同处于一个无线局域网,如果网络线路没有加密,对方可以通过网络窃取的方式截获信息,个人隐私存在一定的风险。考虑到这些问题,她不想冒险,可妈妈劝说道:“邻里邻居的,这么点儿小事拒绝人家,以后见面会很尴尬的。”为了不影响两家人的邻里关系,小茜只好交出了密码。
  帮忙时要量力而行,不要因为帮别人的忙而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小茜担心拒绝邻居儿子的请求会影响妈妈和邻居以后的相处,可共享一个密码会影响自己的网速,还存在安全隐患,小茜拒绝分享是很正当的,如果邻居强人所难,或者因为被拒绝而埋怨,那就是他们不通情理了。
  有时候,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尤其是夫妻之间,会问起涉及隐私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即便心里不情愿,也只能如实相告。在他们看来,夫妻之间应当不分你我,婚姻最重要的就是彼此绝对忠诚,如果有隐瞒的话,不就违背了婚姻的神圣吗?
  如果你不愿意分享自己的隐私,又担心对方不理解时,不妨这样劝说对方:一个人的隐私权需要被尊重,并不等于他真的有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每个人都有隐私权,即便是夫妻,也应该尊重彼此的隐私权。两个人之间,越是彼此尊重,隐私往往就越少。如果受到强制或胁迫的话,反而容易产生隔阂。给对方留一些空间,也给自己留一些空间。在尊重对方的选择和隐私时,能让对方在保留了自己一片小空间的同时主动去关心另一方,这样不是比强迫要好得多吗?
  西方有一句古老的法律格言:各人的家就是他的堡垒。我们有权利享有安宁的私人生活,保守个人信息和秘密,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如果隐私权得不到保障,人格和相关利益受到侵扰,个人思想、经历、感情和财产都暴露给别人看,我们哪里还会有“尊严”和“体面”呢?
  ◎ 该拒绝时,要坚决说“不”
  我们在生活中之所以会感到“不好意思”,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原则和底线,或者是没有坚持原则、守住底线。
  原则和底线是有区别的,不能混淆,否则很容易令人困惑。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底线,底线是你对外界容忍的最低限度,也就是说,你不容许任何人触碰它;而原则是你给自己设定的标准,如果违反了这个标准,你的自我就不存在了。
  底线是正常生存和基本生活的最低限度,所以,为了保证正常生存和基本生活,你的底线是绝对不能降的,也就是说,任何突破底线的行为,都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一个人的底线是不危害社会、不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思想独立、人格自由,什么时候都不能做违法的事。
  一般说来,人的正常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而基本生活离不开家庭、金钱、物质、工作和社会交往。
  正常生存的底线一般是:穿衣能够蔽体,干净整洁;每天能保证一日三餐;住所能遮风挡雨;需要出门的时候,能顺利到达想去的地方。在最低限度的基础之上,可以在经济条件容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连最低限度都达不到,那就要努力奋斗了,否则很难维持生存。
  基本生活的底线一般是:家庭方面,家人之间互相尊重,彼此自由独立,共同维持和谐稳定;金钱和物质方面,自食其力,不赚昧心钱,有正当经济来源,能满足正常生存所需,有一定的积蓄;工作方面,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保证自己的分内工作顺利完成;社会交往方面,朋友之间不背叛友谊,不落井下石。
  原则是你做人做事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包含了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哪些事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等。制订原则时,要注意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合理性是指你制订的原则不能与法律和社会道德相矛盾,可执行性是指你制订的原则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还要注意原则的标准不要太高,因为那样会让自己很累,但也不能太低,否则就会随波逐流,无所追求。此外,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外界环境和你自身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随之调整,适应变化。做人做事有了原则,就不会再盲目了,在原则之内,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本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对自己的要求应当高一些。不过,对别人的要求再低,也不能低于底线。只要别人没有触碰你的底线,就是可以包容的。如果他没有达到你的原则,你可以选择不与他做朋友,但保持正常的往来还是可以的,这就是宽以待人。而严于律己指的是你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一旦违背了,就要自我谴责,警告自己不能再犯。
  除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外,我们在做人、做事时,还要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也就是说,你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别人也有他们的原则和底线,既然你的底线是不容触碰的,那么推己及人,你也不要去触碰别人的底线。你要遵守自己的原则,别人也要遵守他们的原则。
  明确了底线和原则的区别,能使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再遇到涉及底线和原则的问题时,就可以从容面对了。不涉及这两个问题时,我们大可以善待自己,同时也善待他人,努力去追寻幸福和快乐。如果有人触碰了你的底线,你就必须坚决说“不”,用不着不好意思,因为打破底线会使你无法正常生存和生活,所以这是不容商量的。遵守自己的原则,不要轻易违背,如果别人要你做的事违背了你的原则,你应当拒绝,否则就失去了自我。
  人生在世,应当尽可能地去追求幸福和快乐,有了底线和原则,你就会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能接受的。这样一来,你的生活就会变得简单明了,不会轻易迷茫和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