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历史 > 绿茶穿成下堂妻后 > 第244章
  在他忙碌期间,林秋曼去了一趟秦宅。
  林清菊说起那天晚上的情形无不心有余悸,周氏也道:“我一宿没睡,外头全是官兵抓人的声音。”
  林秋曼:“我脑门疼了一晚上,晋王府离皇城近,全是喊杀声。”
  秦父试探问:“二娘可知燕王案的具体情形?”
  林秋曼摇头,“不知,我从不过问晋王政事。”停顿片刻,“不过他次日回来跟平时没两样,身上干干净净的,瞧不出端倪来。”
  秦父庆幸道:“不管怎么说,这一劫咱们也算躲过去了。”
  林清菊:“燕王谋逆被杀,眼下看来没什么能制得了晋王了,这天迟早得变。”又道,“你听说了吗,韩家也被牵连进去了。”
  林秋曼想起李珣曾说过的话,站错队就该杀。
  想来韩家是站燕王的。
  秦父道:“这几年京中的世家门楣倒了不少,今日看他起高楼,明日看他楼塌了,比比皆是。”
  颜氏:“只要保得了自己就是好的。”
  一家子就燕王案讨论了一阵儿,晚上林秋曼跟周氏睡一张床,周氏悄声问:“你跟晋王是什么情形?”
  林秋曼:“???”
  周氏暗搓搓道:“你俩还闹腾么?”
  林秋曼没有说话,只翻身背对着她。
  周氏扳她的肩膀道:“还藏着掖着了,有什么话是阿娘不能听的?”
  林秋曼装死。
  周氏也没逼问她,只不过心里头还是忐忑。
  若照这个势头下去,晋王迟早会成就帝业。
  一国之君的后宅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女人,以自家闺女的脾性,到时候又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
  想到此,周氏又开始发愁了。
  她既期盼林家的未来能被这个小女儿翻盘,又怕把林秋曼葬送进去,上不上下不下的,委实愁人。
  三司会审燕王案的过程不再累述。
  韩家被抄没那天林秋曼没去凑热闹,她素来没有落井下石的爱好,跟韩三郎之间的恩怨也到此结束。
  李珣办事的手段向来雷厉风行,再加上朝廷里的人又尽数是晋王府的,办燕王案的速度那是相当的快,均在太皇太后下葬的前几日收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待到太皇太后出殡那天,满城雪白。
  前往皇陵的街道被官兵们清理出来,百姓皆伏跪在两侧。
  送葬团队上千人,全是缟素。
  随着哀乐声传来,太皇太后的灵柩被近百人抬出皇城。
  漫天纸钱纷飞,送葬场面恢弘而肃穆。
  李珣一身孝服,端着灵牌走在灵柩前。
  华阳等人跟在身侧,泪雨如下。
  伏跪在两侧的百姓不敢偷窥那庄重场面,全都静默不语。
  送葬队伍抵达皇陵,做完仪式后,太皇太后的灵柩被送入寝陵。
  华阳哀恸啼哭,李珣把她劝住,她靠在他身上悲伤不已。
  陵墓封闭后,葬礼仪式收尾。
  人们陆续离去,华阳在这里待了许久,李珣陪了阵儿她。
  怕她受凉,他把斗篷披到她身上,轻声道:“阿姐莫要悲伤过度,仔细身子。”
  华阳冷不防握住他冰凉的手,仰头问:“五郎,你会杀我吗?”
  李珣愣住,沉默片刻才道:“阿姐说什么胡话,五郎听不懂。”
  华阳不说话,李珣也没吭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华阳才讷讷道:“你杀二郎,杀三郎,或许将来还会杀你侄儿,我又能在你手里活多久?”
  李珣偏过头看她,“阿姐多虑了,五郎不会杀圣上,那是逆反的事,五郎不会做,若是将来下了阴曹地府,五郎没法跟大哥交代。”
  华阳半信半疑,“你当真是这般想的?”
  李珣:“当真。”又道,“我杀齐王,是因为他大逆不道,该杀。”
  华阳厉声质问:“那杀燕王呢?”
  李珣垂下眼帘,淡淡道:“五郎想活命,二哥和圣上都想要五郎的命,若是阿姐的话,又当如何?”
  华阳被问住了。
  李珣继续道:“当初大哥血书托孤,我杀三哥是替□□道,若我真有取而代之的心思,何不在齐王案时顺理成章?”又道,“这些年我克己慎行,兢兢业业,天下人皆知。我李珣是有忠义廉耻的人,不会背负上像齐王那样的骂名,希望阿姐能明白。”
  华阳认真地看他,不知他的话有几分真假。
  李珣也懒得跟她废口舌,只道:“这些年,我可给圣上摆过脸色?”
  华阳如实回答:“没有。”
  李珣:“唯独郭戎案,我跪了半天,恳求圣上查办自己的亲娘舅。阿姐认为,郭戎该不该查办?”
  华阳有些郁闷,“如此毒瘤,狠该查办。”
  李珣:“可是圣上和郭太后把我忌恨上了,你说我还能怎么办?”又道,“这一回圣上与燕王合伙坑我,若阿姐是五郎,会不会坐以待毙?”
  华阳更郁闷道:“不会。”
  李珣:“看来阿姐跟五郎都是同道中人,有些事情,五郎不表态,不代表任人宰割。此次圣上不分青红皂白杀我,我念他年幼,尚且有亲情,不与他计较,若有二次,我决不轻饶,还望阿姐多多规劝圣上,勿要再犯糊涂。”
  华阳没有说话。
  李珣疲惫道:“忙了这些天,我也乏了,先回了。”
  华阳任由他离去。
  在回府的路上,老陈心里头其实是有疙瘩的,发牢骚道:“宫里头那个不除,始终是祸患。”
  李珣抿嘴笑道:“一只纸老虎罢了,没有毒牙,没有利爪,不缺他那口粮,养着罢。”
  老陈:“郎君还是太心软。”
  李珣意味深长道:“人言可畏,当初既然立了牌坊,明面上怎么都得去守那贞节的。”
  老陈不再说话。
  回去后李珣好好地休息了两天,这下是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日子又恢复到往日的平静,不管他的地位多稳固,仍旧像老干部一样两点一线,雷都打不动。
  不骄不躁,四平八稳。
  待到中秋时,江都那边传来消息,燕王余孽尽数斩杀。
  朝廷派了新的官吏下去治理。
  李珣真正的做到了一手遮天,皇帝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傀儡。
  而郭太后自那天晚上被薛义的头颅吓晕后,从此一病不起,没隔多久也抑郁而终。
  皇帝更落寞了。
  整个宫里就只有他孤零零一人,他愈发觉得这深宫是一头吃人的怪兽。
  深秋时满园枯黄,宫里头的秋是萧瑟寂寥的,晋王府的秋同样如此。
  好在是有林秋曼增添了几分趣味,秋冬适合进补,吃热腾腾的锅子是最适宜不过的了。
  李珣近来不沾荤腥,皆吃素食。
  二人仿佛又回到了朱家院那段时光。
  林秋曼说她昨儿又接了一桩休妻案,李珣认真倾听,时不时点评两句。
  往日他会问她什么时候进府,现在一概不提,目前二人的相处是非常融洽的,她自在,他也不折腾。
  一个不说娶,一个不说嫁,就这么细水流长。
  遗憾的是,这份细水流长并未持续多久就被打破了,因为隔壁大周使臣来讨要进贡,今年他们还没送过去。
  说起这份进贡,陈国人无不咬牙切齿。
  那是一场耻辱。
  在武帝继位之初,大陈内忧外患,内部党同伐异,外部北獠人年年进犯,大周虎视眈眈。
  最糟糕的时候北獠疯狂侵吞大陈领土,夺取大陈三十二座城池,直到一道天险曲河侥幸阻止了北獠进犯。
  华阳也是在那个时候被送去和亲稳固双方关系的。
  一去便是十五年。
  当时有大周在旁牵制,北獠不敢再深入大陈腹地,双方便这么僵持下来。
  后来武帝清除异己,励精图治,短短数年,大陈便在艰难中重新屹立起来。
  遗憾的是他未能亲自去接女儿回家,便过早崩逝。
  接华阳回家与图大周,是他未完的遗愿。
  所幸在他的勤勉下,后代们不负众望,终与北獠血战,将整个异族斩尽杀绝,彻底免除后患。
  接华阳回京时李珣刚好十八岁。
  当时害怕大周趁火打劫,大陈迫不得已与大周签订进贡协议,稳固双方关系,整整二十年。
  以那时的眼光来看,用二十年的债务来换取三十二座城池是值得的。
  那一仗打得异常艰难,北獠人出了名的凶悍,如狼似虎,李珣差点没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这也是大周隔岸观火的原因,他们宁愿跟陈国人正面刚,也不愿跟北獠人交手,因为太凶悍。
  血战后,大陈年年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