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历史 > 秦烬天下 > 第507章 司寇敢和小人打赌吗?(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至若小人君子,我自有决断。这未必位分低就是小人,未必心怀私见为小人。在我看来,于国有碍,于帝王声名有亏,于朝不利,这才是蒙毅所不耻的小人。至于君子,儒家号称出君子,多有沽名钓誉之辈。”
  “像你这样一心为我出谋划策的人,纵使手段不雅,我亦觉得有可用之处。”
  “你的才华,是我目睹过的,我一定会在皇帝陛下夸赞你,让陛下重用你。不为别的,就因为我笃定,你一定能为皇帝陛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蒯通听了这番话,一时间羞愧难掩,他的脖颈当即变的又粗又红,脸上更是火辣辣的。
  没想到,他想着良禽择木而栖,可是蒙毅却想着要不要将他举荐给皇帝。
  竟然是自己心胸小了。
  不过,帝国的司寇,倒也并非谣言中的那么浅薄,这倒是他没有想到的。
  这就是帝国的贵族吧。
  蒯通这才开始将他眼前的这个人做了新的判断,他并不是自己从前遇到的宗族豪强地主之流,他是祖上有着累世功勋的帝国权贵之后。
  蒯通神色严谨起来,他再也不敢小看眼前这人。
  “司寇,小人还有一言,万万请司寇谨记。”
  “何者?”
  “倘若司寇以为皇帝陛下会就此不用大柱国,那小人以为,大柱国和司寇已经是中了皇帝陛下的圈套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要知道我的兄长已经是无可继续提拔了。我秦帝国从来无有彻候被提拔到如今这个位置的。”
  蒯通则摇摇头:
  “以我这个局外人看来,皇帝陛下非但不会弃用大柱国,反而会变本加厉的继续提拔他。”
  蒙毅听了,自然满腹疑惑:
  “可是我族中叔父长辈们告诫我兄弟二人,说我兄弟二人会因为功劳过高引得陛下猜忌,所以为事要小心谨慎。”
  蒯通听了,眼底忽的一片幽邃。
  “若是如此想,那便是轻看了皇帝。”
  蒙毅听了,便笑问:
  “或许你认为陛下的心胸格局可与先帝并论。”
  蒯通听了,却只是笑笑,而后意味深长的说:
  “如果司寇这样认为,那司寇还是并未参透皇帝的心思。帝王的心胸,便是对待天下的格局。二世一切以江山社稷为重,这一点,朝臣中无有人不服者。那么皇帝陛下有什么道理要放着大柱国这样在军中煊赫一时的人物不加以重用呢?”
  蒙毅听了这番话,竟然一时间难以驳回。他陷入思索。
  蒯通复道:
  “小人以为这正是此次陛下带着大柱国前往军中的缘由。皇帝陛下是想要借助蒙氏在朝中立稳脚跟。”
  蒯通说了这话,那可就是犯了大忌。
  蒙毅当即斥令:
  “停车。”
  蒙毅斥令,让随侍都离开这里。
  随后,蒙毅打开车窗,一脸警惕的环顾四周,以防止有人偷听他们的谈话。
  这是蒙氏现在最敏感的话题,权势过高。
  “你方才究竟是什么意思?”
  “司寇敢和小人打个赌吗?”
  蒙毅听了,自然大笑起来。
  蒙毅已经是四十余岁的人了,说不上风华正茂,但是一个男人的巅峰时期,他已经是地位十分显赫的大臣,又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从来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打赌二字。
  “倒是新鲜。那你说罢,你要与我赌什么?”
  “赌此番大柱国回宫后,陛下究竟是要继续加封他,还是就此弃用大柱国?”
  蒙毅眼中泛着寒光。
  “兄长此番去了,也是帮助皇帝陛下安排交接军权,如今朝中形势混乱,南郡又曾爆发叛乱,关中局势隐隐不安。若是陛下能握的军权,把控帝国的三十万蓝田精锐,到时候,天下谁敢不服?”
  “可狡兔死,走狗亨。我兄长无了兵权,蒙氏还能为皇帝陛下效力的也就只有我一人。我若不为皇帝陛下建言献策,那我蒙氏就是真的就此衰落了。”
  蒯通暗想:好啊!难怪你这家伙想要让我入朝,原来是想要培植另一个人进入朝中,以巩固蒙氏的力量。
  “可是小人以为,此番陛下回来,非但不会给大柱国降位,反而会加封大柱国。”
  “这就是你要和我赌的?”
  “不知司寇敢与小人赌一把吗?”
  “我有什么不敢?可是赌注赌注,无有注,何来赌?你能拿什么与我赌呢?”
  “小人最贵重的不过全家老小的性命,但是司寇最贵重的,则是蒙氏一族的命运。虽然小人全家老小的性命在司寇眼中微不足道,但是这对于小人来讲,则和蒙氏一族的命运之于司寇无二。如此,司寇可愿赌乎?”
  蒙氏一族的命运……
  一家千余口的性命,还有军功荣耀。
  蒙毅听了这话,自然眉头紧拧。
  “你竟然要同我打这样狠毒的赌局?难道是恐吓我不成。”
  “小人依附于司寇才让全家得以温饱。若是蒙氏蒙难,小人也必定被牵连。小人之所以要同司寇打这样的赌局,是为了让司寇静下心来想一想。蒙氏一族和帝国的命运其实早已经是一体的了。”
  蒙毅挑眉。
  蒯通继续道:
  “我听说说司寇的祖父蒙骜乃秦国的猛将,而司寇的父亲是昔日先帝的虎将,为王翦的副将。而司寇的兄长,又是先帝临终时唯一拖重于皇帝的人。”
  “这样一个显赫的、忠于皇帝的家族,若是在二世手中败亡,天下人会如何作想?”
  蒙毅听得饶有兴味:
  “说下去——”
  “皇帝要做一个仁君,为的是让天下人都发自内心的臣服秦国,效忠秦国。以陛下之才,怎么就会当着天下人的面,在帝国最需要内朝稳定的时候,放弃蒙氏呢?”
  “你的意思是,我兄长还有被皇帝陛下利用的价值。”
  “小人正是此意。”
  蒙毅听了这话,心中不免自负,但是并未流露出来,他转向了更深沉的思考。
  “在秦国,军功,是男人的荣耀,是臣子的功勋,是帝国的魂。但是现在,皇帝废除了军功。这意味着功名不可再立,若要晋升,只能通过吏考。可天下有千千万万人,帝国的朝臣却只是少许人。”
  “对于帝国而言,放弃军功,就意味着告诉平民百姓,晋升的通道被阻断,这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消息。贵族和庶民之间若是无法流通,国家就会变成一把剑,残忍的伤害持剑之人。而陛下就是那持剑之人。”
  “而你蒯通,我不知你对我秦国的情况了解几何,但是在秦国做了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时,你要我蒙氏闭口不言,却又说我蒙氏还有利用的价值。这就是你的建议?未免太荒唐了。”
  “如果臣子无用,那么君王就会弃之如履,随即带来的就是我蒙氏一族的衰落。你想让我支持改革,那就是要我帮着陛下自己在秦国狠狠的插一剑。秦国的形式已经够严峻了,如果我蒙氏一族也倒向皇帝,那秦国将彻底颠覆过往,朝中人心尽失。”
  “其实你并不知道,早在先帝在世求仙问药之时,秦国朝堂上就已经人心涣散,时至今日,留在朝堂上的,多半都是军功世家之后,皇帝要改革,就是要这把这些军功世家之族排斥出朝廷。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说到这,蒙毅越来越气。
  “如今咸阳城中出了这样大的事情,而皇帝陛下却在这秦国生死攸关的时候,拒绝回到咸阳城,更让我感到不解的是,皇帝陛下居然将大权委于皇后。先帝在世时,朝中几人闻得后宫之事,就连太后的名讳,都鲜为人知;谁能想到,二世居然让一个女人当朝理政,闻所未闻。”
  “我直言于你吧,我担心陛下的其实是频频做出出格之举,根本就不是在稳固他的皇位,反而是在朝臣面前失去陛下作为一国皇帝的权威。诗经中曾有人讽刺朝堂,篇名相鼠。皇帝陛下这么做,反而惹得朝中老臣更是对陛下不满。”
  “陛下一心一意要改革,认为秦国若不改革,将会让秦国陷入危难之中,但是陛下没有意识到强势改革会给秦国带来的问题。且看看如今这一系列事情上,宗室最是对皇帝陛下不满。”
  “一朝的宗室对皇帝不满,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皇帝对不起先祖。这种事情在别有用心的人看来,简直是无耻行径。”
  好家伙!
  蒯通听了这话,内心直呼好家伙。
  没想到司寇其实对皇帝这么不满。
  难怪啊,他说了这么多,司寇就是不肯亲自给皇帝下这个台阶。
  在改革的事情上,蒙氏一族作为军功世家大族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态度才是转变帝国旧臣的真正关键。但是这兄弟两个的权力加起来,完全能够和皇帝对抗,一个代表的是帝国的法家,另一个代表的是帝国的军功贵族世家。
  你认为帝国的改革为什么会在朝中引起这么大的分歧,关键就是这最大的两个当事人,但是他们并未顺皇帝的心意,只是给皇帝陛下保留了一些面子而已。
  蒙氏兄弟担心自己直接正面和皇帝起冲突,而他们身上不仅仅顶着对帝国的忠心,还有过高的权势和名望。
  兄弟两个都担心皇帝忌惮他们的权力借机除了他们两个,但是出于对帝国的忠心,对先帝的敬重,却又让他们两个不能顺着皇帝的心意趋炎附势,如此帝国危矣。
  蒯通听了这番话,算得上是如雷贯耳,同时也豁然开朗。
  这蒙氏兄弟,果然如雷贯耳,这般赤胆忠心,果然外界的传闻都是真的。忠信是真的,固执也是真的。他这三寸不烂之舌到了他面前,竟然丝毫不能改变他忠于帝国、忠于皇帝的心。
  这样一对兄弟若是死于皇帝的诏令手中,必定会惹得秦国人对皇帝埋怨不已。
  但是蒙毅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心有城府,没想到,他这样一个对皇帝如此不满的人,居然被皇帝抬升到了帝国的司寇位置。如此看来,皇帝的每一个对手朝臣都是深不可测的,都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收服的。
  尤其是像蒙毅这样的,能怀着对皇帝的不满,但是却又在皇帝面前丝毫不露,最后成为权力高于丞相的存在。
  帝国的司寇,早就完成了他自身的转变。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乎?
  蒯通宽了宽袖子。
  “司寇莫急。小人知道,司寇之所以答应帮助皇帝陛下筹建太学,备大理寺,一是因为陛下给了司寇大理寺之主的地位,二是因为陛下曾亲口对他司寇说过,陛下改革不过是借儒家的衣裳,秦国还是要以法家治国。”
  “但是司寇的担心,在小人眼中,却正是皇帝陛下的过人之处。”
  “你这是在同我说笑吗?”
  蒙毅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蒯通见蒙毅这副不怒自威的神情,也心里生怯,身子伏地更低,表现的更为恭顺。
  “司寇何不换个想法,若是皇后不出面,朝中还有何人能出面呢?”
  蒙毅心中愤然。
  “无论是谁,都比让皇后当权来的妥帖。自然是陛下尽快赶回咸阳,亲自处理此事,他再拖下去,难道是想让秦国出第二个宣太后吗?看着吧,此番陛下回朝,宗室大臣绝对会以此事攻讦陛下。陛下一件事尚未解决,随即又给招致了新的麻烦。”
  蒙毅非常愤怒。
  蒯通却道:
  “若是皇后无权,那宫中可还有一位太后。据小人所知,太后如今也不喜陛下所做,若是太后出面,陛下的改革可就前功尽弃了。”
  “太后……先帝在世时,太后为皇后,十分恭顺,而且太后一向识大体。陛下为何要防着太后?”
  “这事情不是很明显吗?皇后向着陛下和御史,可太后心向着先帝啊。若是太后出面,必定会让冯去疾斩杀了御史王戊。”
  “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我现在担心的是,此事发酵,会闹的咸阳城中掀起一阵更大的腥风血雨。到时候,就不是群臣让陛下给个说法那么简单了。”
  “司寇担心的是,军功世家借此事要挟皇帝陛下。”
  “岂止是要挟,我怕他们因此愤然起义,逼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