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历史 > 我给崇祯当老师 > 第185章 作战计划
  五天后,战舰返回临高,向刘希森和周曼如详细通报了占领济州岛的经过。
  一切如计划中的那样,刘希森和周曼如对此行动都表示了满意,随后便下达了紧急动员令,要求参加‘第一次亲密接触’行动的军人、民兵和相关技术人员两日内到博铺军港报到。
  出发前的一日,刘希森和周曼如详细检查了参加此次行动的人员、装备等情况,确保无误后,便下达了了翌日出征的命令。
  出发前,刘希森任命李茂良为临高民政负责人,而张仓则作为军政负责人。
  另外,刘希森和周曼如还给政治保卫处的贾古文下达了秘密指令,加强对临高各方势力的监视,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如遇危机,可联系军方,行霹雳手段。
  当然,刘希森和周曼如认为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再怎么说,这一年多来,临高各方势力都从临高的高速发展中,得到了红利。
  而且刘希森作为大明正统的县令,估计也不会有人造他的反的。
  清晨,待刘希森、周曼如和锦瑟率领五艘机帆船出征时,博铺军港又是一阵震彻天地的呼喊声。
  比之前一次出征时,此次给临高百姓带来的震撼更大,因为谁也没想到,在第一次出征之后,临高还等再派出一支更大的舰队进京勤王。
  临高真的变样了,仅仅一年的时间,甚至强过了明朝的一个中等府。
  百姓纷纷热泪盈眶,挥手送别了出征的亲人、朋友或者同乡,期望他们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但更多的是祈祷他们能平安归来。
  而临高士绅领袖刘大霖则满含热泪的唱了一首诗,以寄托对出征将士的热切期望。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此次出征的士兵,皆是从军一年以上的老兵了。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识得了不少字,而且对于李飞的这首《从军行》,早在他们入伍之初,便就被刘希森教过了。
  各级教导员也经常用这首诗来鼓舞官兵的士气,所以士兵们对这首诗特别耳熟能详。
  于是在刘希森的带领下,出征将士高声唱着这首诗,缓缓的驶离了博铺军港。
  直到驶离了很远,那句‘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还久久的回荡在临高百姓的耳边。
  于是,岸上‘我临高军威武,我大明威武’的呼喊声响彻云天。
  五日之后,刘希森一众抵达济州岛。
  但见又有一大票明军开始登陆,而且数量比之前的多了好几倍,李真卿心中暗暗为自己之前的英明决策感到一阵欣慰。
  ‘大明就是威武啊,幸亏之前降了,否则自己的脑袋早就被挂在观察使衙门示众了。’
  李真卿一边腹诽着,一边热情的接待了身穿七品官府的刘希森。
  “天使驾临鄙弹丸之岛,济州军民无不感恩戴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刘希森闻言,上前便扶起了身穿绯红官袍的济州观察使李真卿。
  “观察使大人抬爱了,朝鲜乃是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御赐的藩属之国,朝鲜百姓亦是我大明子民,本应无分你我,皆为大明效力,李大人今后莫不可再分你我了。”
  李真卿连连称是。
  随后,两人又客气了几句,刘希森等人便随李真卿进了观察使衙门。
  由于大队人马还在陆续登陆,丰盛的接风宴之后,刘希森等人便婉拒了李真卿安排的其他保留节目,马不停蹄的开始为大军在岛上的住宿、饮食、训练等问题忙碌起来。
  由于这次带来了大量的基建方面的技术人员,再加上岛上居民的支持,很快简易的木质军营便搭了起来。
  全体陆军士兵终于不用再住帐篷了。
  另外,在基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岛上的第一座木材干燥窑和砖窑和很快也建了起来。
  就等着建成投产后,建造永久的军事基地了。
  但刘希森和李飞等人等不及永久军营建成了。
  自十月份破关以来,经过一个月的征战,后金军已经攻陷了三屯营、遵化、迁安、永平、抚宁等城,兵临北京城下。
  后金军一路烧杀抢掠,掠夺了大量的财物和明朝百姓,此次入关可谓是收获满满。
  而随行的蒙古各部,也对此跟后金一起行动,感到万分满意,
  于是,皇太极在后金及蒙古各部的威望第一次达到了顶峰,连一直反对他代善、莽古尔泰等人也都瞬间失声了。
  无论是从实际收获还是名声仰望,皇太极这一仗可谓是赚得足足的了。
  但却苦了明朝京畿地区的百姓了,牛羊牲畜和粮食不计其数,更有三十多万百姓被掠走,但更多的百姓惨遭屠戮。
  后金此次破关,给京畿附近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所过之地,县无完县、村无完村、妇无完妇,百姓十不存一。
  历史上一直到康熙年间,才逐渐恢复生机。
  但刘希森和李飞等人,对此却无能为力,现在临高的实力还很弱小,此次临高倾全县之力,也只能派出两个的陆军野战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海军营。
  而且为了确保济州岛局势的稳定,李飞还得留下一个陆军连和一个海军连,看守基地。
  于是在得知皇太极在京城大战之后,临高军在天津登陆的事便很快被提上了日程。
  历史上,后金军在京城之下与各路勤王人马大战了一月有余。
  后金军随屡次在野战中大破明军,但北京城城高兵足,后金军的攻城之战屡屡受阻。
  最后皇太极见围攻明朝京师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再耗下去也是徒劳无益,还不如去别的地方再抢劫一番。
  于是,在崇祯三年正月,后金军便放弃了围城,转而向京城东面的通州、迁安、滦州、遵化等地进军,抢劫一通之后,便携带大量人口财货经喜峰口北归。
  而临高军此次要做的就是,在后金军围攻明朝京师之时,绕道去往遵化、三屯营和喜峰口。
  并在后金军主力无暇北顾之际,攻克遵化和三屯营,并猛烈进攻喜峰口的守军。
  给后金军造成一种后路被抄的假象,给后金军以压力,让后金军再无暇东进,转而回师北上,从而避免其祸害更多的明朝百姓。
  而且根据刘希森的记忆,后金在南下时,留守遵化和三屯营的士兵并不是很多。
  据史书记载,留守的遵化的范文程,兵力为甲兵五百,五甲兵三百。
  如此的兵力,临高军非常有把握收复遵化。
  而后金留守三屯营的兵力则更少,甲兵二百人,无甲兵三百人。
  就是喜峰口的兵力多了一些,有五千余人,而且由代善坐镇。
  但临高军并不想占领喜峰口,只是佯攻,而代善估计更不敢擅自出关野战。
  临高军只要给其造成压迫便可。
  随后的几天,经过李飞、刘希森和军中高级军官的反复推演,作战计划便正式的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