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历史 > 穿成臣妻文的绝美炮灰 > 穿成臣妻文的绝美炮灰 第141节
  这个桃子的种类属于晚熟的品种, 一棵树上当时开花开得很多, 但却结不了多少桃子。
  因为孙家当初卖农庄的时候就说过,这个桃林并不能带来太大的经济效益, 因为数量太少了。
  不过姜邈却没有失望,因为这种桃子虽然每棵树上结不了几颗,成熟的晚,却不仅个顶个的个头大, 而且口感十分好。
  姜邈本也没指望桃子赚钱, 光是那些桃花制成的桃花皂就够她赚的了。
  这桃子可是谁吃了谁说好吃呢,而且虽然产量小,但桃林不小,总体下来还是不少的。
  留够了自己人吃的以及当人情送人的, 还有自己农庄和铺子都留了之后, 姜邈将大部分当做福利送到了织造坊的食堂当中, 以如今市场价的普通桃子的价格。
  但姜邈这些桃子的品相, 完全算得上精品了。
  连郑大人在尝了姜邈送给他的桃子之后, 也十分诚恳地评价道:“给织造坊食堂里市场价,是姜大人亏了。”
  卖桃子能卖多少钱,若是没有桃花皂的这项收入,每年用在桃林上的人力物力还有桃林的占地价值,即使价格比市场价高一些,数量在那里摆着,也都是入不敷出的。
  更何况是市场价呢,纯粹是因为她是老板罢了。
  京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当中,连前几天的朝野上的各种八卦都有太多的人去关注了,但边关却还在胶着当中。
  匆忙聚起来的部族联盟不出意外地被早有准备的陆将军给打败了,但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却是关内军队确实难以企及的。
  顺着抓出来的沈家的这条线,往年总会出其不意遭到劫掠的地方,今年基本都有了防备,倒是没损失太大。
  这对边关附近的百姓来说,就是足够高兴和安稳的一年了!
  对此,因为往年与朝廷皇室之间的微妙关系而一贯作战方式都趋于保守的陆将军,终于让还抱着这种想法的敌人都栽了个大跟头。
  他们没想到这次边关换了旗帜改朝换代后的军队,能这么地追着他们不放,远远地超出了以往最远的追击距离了!
  但如今已经是黎国的军队,不仅没有如往年一样撤退,甚至保持着十足的进攻姿态不依不饶地追击,让他们哪怕是在自己熟悉的主场,也没办法保持太久的优势。
  他们也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了关内那个国家被称为军神的人,这次的决心。
  本就松垮的部落联盟,很快就散掉了!
  边关的战报时常传到朝中,自从关外敌人的联盟散掉之后,基本上传来的都是捷报了。
  黎国的脚步已经深入到了关外从未曾涉足过的地方,不少关外的部族在黎国的军队之下,直接被打的投降了!
  入冬之后,关外的形势已然大变。
  绝大多数军队能到达的部族聚居地已经向黎国投了降表,黎国的版图一扩再扩,这是以前的楚国多少年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连当时楚国差点灭国的那次战争,都没有牵扯到如此之多的关外部族!
  但朝中之人也绝说不出陆将军在以前打仗的时候未尽力地那种话,因为哪怕是现在,朝中在陆大将军追击到关外一定距离之后,都从未停止过各种异议。
  无论是从粮饷的消耗,还是从那些边关之地哪怕投降也很难教化的角度,大部分人都觉得占据关外的领地是一个不怎么划算的事情。
  这还是在陆澹作为皇上的黎国,在外打仗的是皇上的亲生父亲。
  若是还在前朝的话,恐怕这种反对之声只能更加响亮。
  毕竟如今这种形势,完全不担心有功高震主这一说法。
  一直都是陆澹一力压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以皇上的身份全力的支持陆大将军的所有决定,才让形势到了这种前所未有的地步。
  朝中的众大臣提起这件事情,日常都会觉得矛盾,即觉得高兴自豪,又觉得痛苦不堪。
  高兴自豪自然不必说,痛苦的是这耗费确实太过巨大了,具体到什么程度路大将军和皇上才会觉得满意,连个预设目标都没有,怎么能不痛苦不堪?
  所以在传来陆大将军终于止步,打算班师回朝的消息之后,朝中大部分人都松了一口气。
  连忙连声赞同,生怕陆将军想不开,还想再更进一步!
  现在这个地界都已经到了朝中都未曾听说过的地名了,再远的话怕不是要到天边了?!
  好在他们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陆澹正式在朝中宣布了大军班师回朝的消息!
  而且不仅如此,过去那么多年边关一直大量屯兵的情况也要慢慢缓解了,这次会将一些边关将士调离边关,或者论功行赏或者归家,或者调到国内其他地方,都会另行安排!
  另外也会派一些文臣和有才学之士,前往关外行教化之职,早日将因战争不得已投降的那些地方,真正地归化成为黎国的土地。
  陆澹的此话一出,朝中很多大臣都是面面相觑,不置可否。
  毕竟对大部分来说,关外之地就是蛮荒之地,去了那里跟流放何异?
  但也有人直接站出来主动请命,正是这段时间跟姜邈一直忙着织造坊之事的郑大人!
  这可让朝中所有人都不可置信,要知道由郑大人如今掌管着的织造坊的事情可是让不少人都眼红不已。
  先不说一起共事的是未来板上钉钉的皇后,这个皇后还是肉眼可见的得皇上尊重和重视。
  也不说这织造坊近些时间的效益是个人都能看到以后的巨大利益。
  就说这织造坊近些日子来,创新改良并无偿向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玉珍织布机,引起的效率改革和轰动,就足以让这郑大人狠狠地赚一笔名声和功绩了。
  更何况有些灵敏之人,敏感地感觉到了这织造坊能获得的利益,恐怕不仅仅在当代!
  那些最开始发明各种工具,以及后面大幅度改良工具效率的人,有很大的概率名留青史的!
  虽说不一定,但是有这个可能就足以让人羡慕眼红的了。
  可就在这大好的境遇之际,这郑大人竟然想不开的自荐要去关外去?!
  任谁怎么看都看不出来这郑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连陆澹都有些诧异,毕竟郑大人是他心里已经内定了的户部以后的顶梁柱,在他心里对朝廷的布局之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也对郑大人有过一些暗示,却没想到郑大人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自荐去关外?
  在陆澹看来术业有专攻,让郑大人去关外做教化,是不是有些太过浪费人才了?
  所以朝上的时候,陆澹并没有一口答应郑大人的自荐,只说让郑大人再好好考虑考虑,顺便鼓励其他人也好好的回去考虑是否有意向。
  同时直接说明了,并非将人派过去之后就让人一直待在那里了。
  就跟轮值一样,以五年为期限,若能在关外做出一些功绩的,以在其他地方的双倍政绩来记,且俸禄待遇等也是同级别的双倍。
  俸禄待遇双倍这种事情,对很多官员来说,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毕竟关外之地在所有人眼里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否则那些外族的人怎么会每年都来关内劫掠,不还是因为他们穷吗?
  别说双倍俸禄了,三倍都花不出去!
  但这政绩双倍却让不少人都有些意动,若想更进一步的话,这双倍政绩攒起来可比其他地方快不少。
  当然,这前提是你真的有能力,混日子的双倍又有什么用?
  哪怕如今已经用不上刷政绩的官员,想起若想要名正言顺地提拔自己的后辈或者看好的人,五年的关外之地,双倍政绩岂不是一个操作空间比较大的地方?
  不过这种事情,即使有这样看似的好待遇在,恐怕真愿意去的人也不多的。
  这就又体现了皇上当时连去关外的待遇都没有说出来的时候,就自荐去关外的郑大人是多么的独一份了。
  陆澹回到宫中跟姜邈说了之后,姜邈稍微一思索就想到了她跟郑大人在织造坊共事的时候,曾经无意间提到过的关于边关的一些想法。
  因为纺织坊的事情,姜邈曾经感叹过她曾听说过有一种羊毛脱脂的方法,可以使羊毛纺织成线,羊毛线制作的衣衫保暖性非常好,且处理得当的话,也十分的高档。
  要论羊毛的产地的话,那关外就是不二的选择。
  还有关外的羊奶牛奶等可以想办法试着干燥做成容易储存的奶粉,牛羊肉做成肉干或者肉松等。
  或许可以以经济的方式,让关外与关内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为归化做一些辅助。
  当时已经有一些部族投降了,所以姜邈当时对郑大人说的话,也是听到了这些消息之后的有感而发。
  当时郑大人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后来更是详细地询问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事情。
  姜邈便将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尽量地说给了郑大人听,但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设想罢了。
  比如羊毛的脱脂方法,奶粉的干燥和储存等,其实她都只是听说过知道肯定可行,但是具体的办法她还没有机会试验。
  而肉干和肉松的制造方法她倒是知道,肉干的制作方法关内一直都有,但是肉松的话她好像还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此时想来,这其实也算是一个商机了。
  当初若是她没有接触过香皂的制作的话,或许选择做点吃食什么的也是一个不错的积累资金的选择,只是没有制作香皂那么轻松,利润没有香皂那么大适合原始资金积累罢了。
  不过她此时的目标早就不仅仅在赚钱上了,她更希望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改变。
  如果这个国家,这个世界能越变越好的话,也不枉费上天给她的这个难得的机遇。
  将她的猜测和她跟郑大人说的那些话,又跟陆澹说了一遍。
  陆澹很快地反应过来了,觉得其中的可行性真的非常大。
  至于姜邈所说的不知道具体的羊毛脱脂方法,还有奶粉制造方法之类的,这些都可以尝试。
  有时候灵感和方向比什么都重要,只要确信最终是可行的,那所有的尝试都是试错,最终指向成功的过程罢了。
  有目标的试验要比凭空创造出什么东西简单得多了!
  看来郑大人的自荐,绝非只是一时冲动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姜邈猜得并不错。
  第二日的时候, 郑大人就郑重其事地来找她拜师了。
  为的正是姜邈曾经无意间跟他提起的那些事情,他确实打定了主意,要去往关外一趟了。
  郑大人的人品在此时也能看得出来, 确实是十分难得。
  本来在织造坊的共事当中, 他就从未因姜邈是女子而轻视于她。
  甚至因为姜邈本身的能力还十分地尊重,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达者为师, 认为姜邈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强于他的。
  此次因为关外的这件事情, 郑大人直接将自己拜师的行为放到了明面上。
  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以及是否丢脸的考虑,他只是认为他确实是要从姜邈这里学东西的, 并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
  姜邈本来不打算接受, 因为她自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不过都是拾人牙慧罢了。
  只是得益于自己来自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站在巨人的肩上眼界开阔而已。
  论真本事的话, 她还是觉得郑大人这种土生土长却对经济方面十分敏感的人更值得她敬佩。
  但她低估了郑大人在这方面的执拗,拒绝几次都没有拒绝掉的姜邈, 只能认下了郑大人老师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