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都市 > 我在1982有个家 > 我在1982有个家 第1215节
  其中王新国要考的是文科经管方向。
  这是王忆给他的建议。
  恰好是今年年初教育部做出了电大招收首批经济类学员的决定,1983年的电大经管学员是国内头一批。
  在考试科目方面,电大跟大学不一样,要考的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地理合为一张试卷。
  王忆更擅长理科,不过他也研究过文科考试,应付起来反而更得心应手:
  文科是按要点评分,答得再多不在点子上也是于事无补,但如果答在了点子上,哪怕不那么全面,也能得一些分数。
  这跟理科不一样。
  理科要看答案,答案错了那就全错!
  王新国这次来找他,就是想让他给统筹梳理一下文科的知识点。
  王忆给他和杨文蓉都这么操作过,两人复习阶段是他主持的。
  这方面对王忆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他便答应下来,次日便跟王新国去了公社的一所仓库。
  学子们的条件很差。
  仓库为了防偷盗,窗户都修的很小。
  这样通风效果很差,恰逢今年夏天又是个高温夏日,好家伙,王忆往仓库里一进——
  甚至都感觉里面有些水雾萦绕。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面是个澡堂子,或者以为学生们不是在复习功课是在修仙!
  在这里复习功课的都是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另有仓库。
  因为现在教师少,能指导高中生或者说准大学生的教师尤其少,公社完全帮不上忙。
  所以公社能做的就是提供个场所,让考生们凑在一起通过讨论互相学习。
  王忆进去之后就跟蒸上桑拿了一样,这种天在仓库里学习真是遭罪。
  福海地区海风好,可是湿度大,这种环境下就是如果在外面阴凉处吹风那还不太难受,一旦进入密闭环境那可要命了。
  考生们却不在意。
  仓库里歪歪扭扭的摆放着桌椅,有的桌椅对头凑在一起,里面的考生正在讨论问题。
  这里没有讲台,只有个临时黑板,上面贴了一张张红纸,写着: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三个感叹号一个比一个大,堪称力透纸背,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狠劲。
  看到王忆进来,里面的考生们不约而同的站起来鼓掌。
  他们满脸激动,他们眼睛里有光。
  王忆看着他们。
  看着他们身上的的确良衬衣,被汗水湿透已经有些半透明的的确良衬衣。
  有种发自心底的感动。
  路上王新国给他介绍过,这些人备战电大是很辛苦的。
  他们都是没有了正常高考机会的人,大部分在三十岁左右,许多人都已成家。
  于是,他们每天既要管孩子、还得干活上工,然后要来学习。
  也就是最近天热加上临近了考试,所以他们才能白天来学习。
  否则他们白天要上班要干活,需要早上早早起床急急赶到学习班来听课、来学习,上午、下午来不来,晚上随便扒拉两口饭再回来。
  考生们的时间安排一般是早上趁着脑子清醒来背诵,晚上来了则做题。
  王新国说,他们这里到了晚上,经常是有人在做题然后听见有人在打呼噜。
  太累了!太困了!
  承受着他们满怀期待的掌声和注目礼,王忆感觉屋子里的湿热也不是那么难受了。
  他拿出自己给王新国做的备课本说道:“各位同志、各位同学,时间紧急,咱们不说客套话。”
  “我这次来是受到王新国同学的邀请,竭尽所能带领大家伙串一下知识点,争取能在今年的考场上取得佳绩!”
  更热烈的掌声响起来。
  王忆点点头,掏出自带的粉笔开始在黑板上龙飞凤舞。
  没人说话,考生们都在奋笔疾书。
  海风吹不进这座半封闭的老房子,如今还没有多少汽车。
  于是仓库里很安静。
  安静到王忆能听见钢笔尖在粗糙的草稿纸上扫过时候的沙沙声。
  每个人都是卯足了劲的学!
  他们和王新国一样,心里有大学梦,可他们没有机会参加高考进入大专或者本科的大学,这样电大成了他们唯一的路。
  现在电大在社会上名声还很好,这是邓公提议并经过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一种办学模式,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流行。
  为了能给国家提供人才,它的入学考试难度要逊于普通高考。
  可是,参加电大考试的学生们,能力和文化水平也要差于高中生们。
  看看年纪就知道了,王新国在这里是正经的小辈,里面不管男女基本上都是三十往上走,都是孩子的爹娘了。
  也是这个年纪原因,才导致他们能安然坐在这样一座房子里学习:
  他们已经吃过没有文化、没有地位的苦头,愿意为了自己和孩子的未来拼搏一把。
  再一个他们也都是当了爹娘的人,所以在这个的确良衬衣湿透的环境中能坦然相对。
  要知道的确良一旦湿透就成了半透明的,男同志黑漆漆的胸毛、女同志里面的汗衫都能看个通透。
  一整个白天,王忆拼命的喝水。
  不喝水不行。
  出汗太多了。
  他这一天得喝下去五六升的水,但并没有怎么去上茅房,因为水都通过汗腺排出了。
  傍晚来临。
  天气凉快一些,王忆得回去休息了。
  而考生们的奋战才刚刚开始。
  公社确实尽全力帮他们了,选择这仓库给他们当教室还是因为仓库乃是公家重地,里面通电有电灯。
  大家都领情,他们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情绪很高,一心希望能考进电大,圆那心仪已久的大学梦。
  因此在这个迎考的最后阶段,有些人索性不回家了,直接把铺盖卷带过来了。
  正好天气炎热,一张凉席配一个枕头便能睡上一觉。
  王忆看着有些考生的凉席都破烂了,只是用粗布缝补,这样的席子睡起来不舒服不说,还不能隔绝地上的水汽。
  秉持着相逢即是缘分的理念,再者他也想跟这些未来的电大学子们搞好关系,所以他便跟王新国说了一声,给他的同学们一人送一张凉席。
  然而考生们并不想要礼物,或者说他们最想要的不是物质上的赠予,他们需要知识!
  王忆踏着夕阳光辉走在公社小路上的时候,有人忍不住喊道:“王老师,谢谢您的指导,请问您明天还会来吗?”
  他们平日里学习主要靠仔细和讨论,再者公社的小学和初中偶尔也会有好心的老师来给他们提供帮助。
  但这些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所需。
  特别是王忆今天给他们梳理知识点,他直接列知识树,然后将知识点给串联起来,会在各知识点上标注侧重点、写下考试可能性。
  这让他们耳目一新。
  也让他们信服王忆,进而开始依赖王忆。
  王忆笑了起来,回头说道:“明天给你们带汽水来喝,我们自己做的果粉泡的汽水,不光可以补充水分还能给你们补充流失的盐分。”
  听到这话,考生们激动的挥拳大喊大叫。
  王忆后面的日子便开始给考生们进行全方位辅导。
  第二天他开始讲授作文课。
  这是考生们集体的请求,因为他是县里有名的作家,考生们认为他可以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王忆不负众望。
  他恰好前段日子刚弄了一本写作心得给驻海岛的战士们学习,这里面便有基本的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等短文章写法。
  讲解过写法后他在课堂上出作文题,要求考生们快速写作,然后他现场点评,讲解套路:
  开篇用什么套话、中间怎么承上启下,收尾的时候怎么能言简意赅又点明主题。
  考生们哪里接触过作文套路?
  王忆讲解过后,有语文方面水平较差的学生当场激动的站起来说道:“王老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他的本领传了出去,然后理科班也来请他去主持复习工作了……
  王忆分身乏术。
  可他必须得去,因为理科生们很圆滑的找了公社领导和天涯岛上的亲戚,由这些人出面。
  于公于私,王忆都得帮忙!
  这一忙活就是忙活到了六月十四号。
  短短几天时间,王忆这边忙的是焦头烂额、头晕眼花。
  十四号晚上他终止了考生们紧张的冲刺复习,说道:“去看一场电影、去听一段音乐、去吃一点美食,同志们,放松一下吧!”
  “我们不敢放松也不能放松。”有个三十五岁的考生焦急的说,“王老师,我家里和单位是不同意我备考电大的,因为家里和单位的事都太多了……”
  “我也是,昨天我家二娃可能中暑了,家里要我回去,我没有时间,只能在班里借了点钱给家里人让他们带孩子去医院——毕其功于一役啊,全看今年啊!”
  “谁不是呢?看我笔记本上写的是什么?不成功便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