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历史 > 继室(作者:枝呦九) > 继室(作者:枝呦九) 第145节
  皇帝乐了:“你跟他的恩怨朕还是知晓的。”
  他倒是没有怀疑是潘士显设的局。这一事, 明眼人瞧着都知晓是王德山一派在跟世家一派纠缠, 潘士显虽然不是世家出身, 却也算不得真正的寒门, 他的夫人是世家出身,这些年潘家结交的世家可不少。
  王德山一事上, 他就没有冒出来说话。
  在皇帝眼里,潘士显是两边不讨好, 两边也不相帮。
  且潘士显这个人吧, 虽然记仇, 气量小,爱报复, 但却于公事上一板一眼,勤勤恳恳, 从未出错偏私过。
  这回勋国公出事, 一群人层出不穷的去逼迫他处死勋国公,潘士显虽然跟勋国公有仇, 跃跃欲试的偷偷插了几手,却也没有太过分。
  报个小仇,无伤大雅。不故意落井下石,才显得君子之风。
  皇帝还是满意他的。他感慨道:“你平时小气,但大事上拎得清。”
  潘士显毫不客气:“但勋国公却拎不清,臣虽然一直期盼他老糊涂,谁知道竟然真这般糊涂。”他顿了顿道:“再者,说句实在话,都是做官几十年的,人人都是老狐狸,他未必是真糊涂,臣看,他就是觉得陛下重情重义,他年轻的时候为陛下效过犬马之劳,陛下这些年一直恩宠他,便将他惯坏了,瞧瞧!他这是有恃无恐呢。”
  皇帝:“……”
  其实他心里也是有这个念头的。只是隐隐有,却不多。
  勋国公若是真这般想,一个不小心就是一家子的命进去了,皇帝觉得他不敢。
  但此刻潘士显说出来,他又开始心里犹豫。
  潘大人就道:“陛下,他家里还有妻子和其他两个儿子呢,他真是一点都不顾念了。但他不管不顾,到最后还不是陛下给他擦屁股?您也知晓,臣之前一直跟他不对付,心心念念踩他一脚,后来却不喜欢搭理他了,还不是因着瞧不上他后来的做派,跟前头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跟他置气简直犯不上。”
  皇帝心里其实也有这般的感觉。从前是多么厉害的一个人,而这些年传出来的名声却让人无奈又不耻。
  他就叹息道,“虽然如此,朕……如今还是难以抉择。”
  他看向潘士显,“你觉得应该如何?”
  潘大人痛快的道:“杀了吧?王德海侵占良田十几亩,王德山就从知州成了县令。勋国公大儿子可是占了良田五千亩,这还不足以死刑?”
  皇帝摆摆手,“朕就不该问你!”
  他好笑的问,“你来做什么啊?”
  潘大人就跟他说户部的事情,“这几年里,各地喊穷不断,一心一念都是朝着户部要银子,臣烦得不行。”
  皇帝又何尝不是呢,“怎么,又有哪里跟你要银子了?”
  潘大人:“何止是一个地方,但难道真穷么?真穷的话,五千亩良田分下去,百姓又能富一富了。”
  皇帝说起这个也愁,“是啊,这还是明面上的,隐田,隐户……朕不愿意百年之后被后世之人评为庸帝。”
  他说完之后就顿了顿道:“江南一带,世家林立,今日这个,明日那个,层出不穷的强占田地,又何止是勋国公府一家呢……”
  潘大人,“陛下还是给个主意吧,这银子给还是不给?”
  皇帝久久没有出声。
  他心里想的是,江南这一个烂摊子是整治还是不整治,什么时候整治。
  若要整治,勋国公就是个开始。
  潘大人也不催,而是道:“要臣说,刕鹤悯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
  皇帝回过神来,便点了点头,“确实是有能力——你也觉得他好?”
  潘大人:“他可没哭穷,还本分得很,说湖州越州仓库里面粮钱满库,若是其他地方实在艰苦,倒是可以结地方之盟,只要将来还回来给湖越百姓就行。”
  皇帝就不由得想起了王德山。当年闽南多穷,全凌之整日哭穷,皇帝还挺心疼他的,结果呢?换了王德山,立马就富了起来。
  湖州越州虽然富有,但刕鹤悯去了之后更上一层楼,百姓安居乐业,衙门库房丰盈。所以还是人的问题。
  皇帝就生气的道:“穷穷穷,朕看啊,非得悬一把刀悬在他们的脑袋上面才行。”
  潘大人:“臣知晓陛下的意思了。”
  他顿了顿,道:“臣……臣还想向太后请安。”
  皇帝狐疑,“你向太后请安做什么?”
  潘大人小声的道:“出门的时候,臣妻还问臣……勋国公的夫人会如何,能不能给她送些东西去……臣哪里知晓……”
  皇帝就问:“你不是跟勋国公不对付么?”
  两家怎么搅和到一块去了。
  潘大人先是一本正经的道:“都是为朝廷做事的,政见不合是常事,臣确实是看不惯勋国公那副嘴脸。但女眷们却很不必因此断交。”
  而后才道:“勋国公……很是爱护长子,纵容长子对继母不孝,臣妻跟着于老夫人上门听戏见过几次他无礼的场面,这次便尤其担心她被牵连得发病。”
  皇帝皱眉,“发病?”
  潘大人:“臣妻说,勋国公的夫人因为失去了女儿,常年不出门,缠绵病榻,最近才好些,但还是受不得刺激。”
  皇帝竟然能理解。
  太后当年也是一模一样的。他便沉默了一瞬,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吧。”
  潘大人便去了太后宫里,最后又出宫去,回家后跟潘夫人道:“无事,可保下来。”
  潘夫人松口气,“那就好。”
  她想了想,道:“我去跟阿绾说一说。”
  潘大人笑着道:“去吧,我今日心情好,待会去郊外走一走。”
  潘夫人神色一闪,“去郊外做什么?”
  潘大人:“散散心,跑跑马,你不要担心嘛。”
  潘夫人低下头哎了一声出门了。
  英国公府里,折绾正跟玉岫说给孙家去信的事情,便听闻潘夫人来了。
  两人互看一眼,连忙将人迎了进来,“夫人怎么来了?”
  潘夫人开门见山:“我今日请了我家大人去太后宫里走了一趟。”
  玉岫熟悉这些,闻言立刻就亮了眼睛,“我怎么就没想到,去陛下那里探口风,潘大人最是合适。”
  陛下也不会觉得是给勋国公府说情,毕竟潘大人跟勋国公可是有仇的。
  折绾虽然没有玉岫想得那般快,但也下一瞬间就意识到了,又见潘夫人的神色,彻底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夫人,多谢你了。”
  潘夫人:“都是皇城根下住着,谁知道轮到哪个?该积善的时候就积善,我是不亏的。”
  玉岫手一顿,有些不太明白她的意思,但还是道:“夫人今日帮我一次,我定然会报答的。”
  潘夫人:“瞧着你们至真至善,我就知晓你们跟别人不一样,做不出墙头草的事,我是愿意帮的。”
  她笑了笑,“当然,若是哪日真不幸,你们要是愿意帮我一把,便先谢过了。”
  折绾就想起了几年后的事情。彼时潘大人已经成了太子的人,陛下也十分信重,潘家风头顿时一时无二,刕鹤春经常夸潘大人做事勤勉,稳重,是个颇能托付的人。
  但仅仅一月,潘大人就被贬官了。
  刕鹤春没有亲自去送他离去,只让她去给潘夫人送银两。
  她便看了潘夫人一眼,道:“若有难处,不敢说帮夫人解决,但小事上能帮的地方肯定会帮。”
  潘夫人就笑了笑。她站起来,道:“那我就先走了。”
  折绾亲自送了她出门,玉岫就跟她接着说孙家的事情。
  玉岫:“如今瞧着勋国公是必死无疑了。咱们去孙家的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折绾还是不看好孙家,“当年能够舍弃,如今难道会接回么?”
  她道:“反正我信里面的消息是如实写的,并没有夸张,到时只看孙家如何应对了。”
  玉岫迟迟都没有说话,直到好一会儿后才突然叹息道:“你说——父母爱女,窥其根本,究竟是爱还是不爱。”
  折绾说不好,但已经无所谓了,她道:“京都是非之地,久留不好,便先去闽南暂时住下,又或者可以在途中下马车下船,就此住下也无不可。”
  碰见风景秀丽的地方,喜爱了就待下来,也是一种缘分。
  玉岫若有所思的看着她,“阿绾想过这般的日子么?”
  折绾点头,“想啊。”
  玉岫就拍了拍她的手,“望你得偿所愿。”
  她急匆匆走了,折绾回到别有人间做针线活。
  她亲自给三娘和孩子们做了些衣裳。
  莹姐儿已经害怕得好几天没睡了。她挨着折绾,“雁雁姐她们会怎么样呢?”
  折绾:“不会出事的,顶多要换个地方住。”
  莹姐儿就好像一夜长大了一般,道:“大伯母,如果她们要离开,我能……我可以去送雁雁姐吗?”
  折绾点头,“自然是可以的,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她温声宽慰,“最大可能去闽南了,虽然那里比不得京都繁华,但你也是知晓的,咱们在那边买了许多田地,宅子——去住几年也是不错的。”
  莹姐儿终于高兴起来,“是吗?原来是这样。”
  折绾:“对啊,就是这样。”
  她也不尽然瞒着莹姐儿,免得她听了些什么乱想,“勋国公府抢了别人的田地,陛下很生气,怕是不能善终了,你孙家姨母等女眷应该没事,但留在京都就是招人眼,便不如先离开,若是真喜欢京都,也可过几年等风平浪静了再回来。”
  莹姐儿欢喜的抱住大伯母,“这样啊!”
  跟祖母和阿娘说的都不一样。祖母说孙伯母一看就是克夫像,整天阴沉沉的,不是个宗妇模样。阿娘则说雁雁姐姐和阿隼哥哥是天煞孤星,“瞧瞧,来了几年,竟然把一个勋国公府也煞没了。”
  莹姐儿很是不高兴,大声质问,“难道你们是真心实意这么想的吗?”
  祖母和阿娘又都讪讪的,“只是说说罢了。”
  就吐图嘴巴快,图说了别人的坏处自己舒坦。
  但阿娘还是道:“可两个孩子没有福气是真的,之前是孤儿,好不容易进了国公府,好嘛,国公府没了。”
  莹姐儿气得哭,“阿娘说话太难听了。”
  宋玥娘却想借此机会让她离开这些没福气的,“你该跟你表姐她们玩,好歹是正经亲戚,我们宋家百年不倒,岂是这种半道出家的能比?”
  莹姐儿就不愿意看见她。阿娘明知道她跟雁雁姐姐好却还是喋喋不休。
  她就喜欢待在大伯母身边。